第118章(第2/3页)

乔茜把手一摊,略带自嘲地说:“啊噢,谢谢,那可是最近好莱坞的轰动性新闻。”

《泰坦尼克号》的成本终于攀上了令人乍舌的两亿美元,而这部超级制作的灾难大片,普遍被认为就跟它原本那艘沉船的命运一样,将会驶向无尽的沉没与毁灭。

就连用天幕资本投了钱的弗兰克.霍顿,现在都忍不住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谁能想到詹姆斯.卡梅隆真的就是一个失控的疯子呢?

不过既然已经上了这艘船,天幕资本跟福克斯那边负责这个项目的主管态度一致,那就是对任何人都要捏着鼻子说它是一部空前绝后的划时代巨作,能骗到几个人就多骗几个人,

反正福克斯那边已经有人在顶楼天台预定了视野绝佳的位置,天幕资本也做好了买票房的充分准备,目前也正给《泰坦尼克号》符合身份的发行待遇,按部就班地进行公关和宣传。

然而这并没有产生太大的正面影响。

至少据基努所了解的情况,华纳高层都断定了福克斯这一次要栽跟大跟头,因为即便《泰坦尼克号》的票房大卖,它本身过于高昂的成本,依然会让片商血本无归。

外行人是不会考虑成本问题和院线分成的。

归根究底,这部电影的失败在于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对于预算的全盘失控上,因为这个巨大的错误,他必定会从受人追捧的票房灵药,跌落到普通二流商业片导演的行列,并且失去对于剧组的绝对掌控权和影片的最终剪辑权。

至于两位主演接下来的职业生涯,那就要看这部电影的成色如何,如果成色还算不错的话,或许他们还不会跌得太惨——“太惨”的具体程度在于,他们可能要彻底远离主流商业片领域。

尤其是女主角乔茜.霍顿。

在这之前,她刚刚因为《甜心先生》的大爆稳定了咖位,哥伦比亚的漫天叫价让她的片酬再创新高,正式有了几分叫板老牌甜心梅格.瑞恩的资格。

但《泰坦尼克号》拍摄结束、进入后期制作阶段,业内对于这位女演员的未来星途便开始了纷纷唱衰。

是的,好莱坞允许两次失败——但问题是,两亿美元的《泰坦尼克号》,一部电影就等于两部商业大片的制作成本。

“别担心。”基努没有空泛地给予乔茜安慰,而是直接承诺说:“即便是泰坦尼克号出了问题,我在华纳这边还有一些关系,运作一个女主角还是可以做到的。”

“你真是一个好人,基努。”乔茜给面前的大明星发了一张好人卡,还有心情开玩笑,“如果到时候真的没人找我演电影,请务必让我成为你下一部电影的女主角,片酬什么都可以谈。”

乔茜倒是不怎么担心泰坦尼克号出问题。

只不过她依稀记得它刚上映时的口碑和票房都很让人捉急,因为她也没有信誓旦旦地预测未来,只是给了基努一个没有任何沮丧情绪的淡淡微笑。

“我记住了,到时候我打给你。”基努也同样用玩笑般的口吻回答。

他被乔茜格外乐观的心态所感染到了,自己的状态也不由地放松了许多,因此接连几天的外景拍摄都非常顺利。

事实上,比起万众瞩目的《泰坦尼克号》,被人为从各种渠道中封锁的《魔鬼代言人》有几分悄无声息的意味,它的名字多数只出现在了小报的绯闻上,这其实是基努并不想要的。

但没有办法,华纳制作这部电影原本就承受了很大压力,他们今年的重点项目也不是五千万美元预算的《魔鬼代言人》,而是朱迪.福斯特和马修.麦康纳主演的《超时空接触》、罗宾.威廉姆斯和比利.克里斯托主演的《我有两个爸》、梅尔.吉布森和朱莉亚.罗伯茨主演的《连锁阴谋》等等。

而且《魔鬼代言人》的定位一开始就不是正统的商业片,这个充满宗教隐喻和人性探讨的晦涩剧本显然不符合大部分普通人群的观影需求,很有一些欧洲电影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