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第2/6页)

然后才慢了好几拍地反应过来:她刚才是和谁约会来着?!

真他妈操蛋了!

1995年,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

Windows95正式发布,摩托罗拉令手机进入新世代,英国王妃戴安娜公开承认婚姻中有三个人,华人歌后邓丽君与世长辞,日后的经典《大话西游》口碑票房双失利,而《红番区》的成龙则打入北美市场。

对于好莱坞而言,去年年底那部《秋日传奇》的上映,让布拉德.皮特真正走红上位,未来的四大中生代小生“汤基皮普”正式形成,其中汤姆.克鲁斯正在制作的电影《碟中谍》,即将开启好莱坞的巨星时代。

乔茜感到自己的时间越来越紧迫,但詹姆斯.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迟迟没有传出任何关于选角的消息,她不得不转而寻找新的机遇。

而玛莎,正是为了一个正在运作的新项目女主角,邀请她来纽约百老汇看剧的。

次日,乔茜按照玛莎约好的时间来到这家剧院的二楼,埃尔上前礼貌性地敲响了包厢的门,包厢内传来一道女声:“请进。”

进了门,包厢里已经坐着两个人,一位是高挑修长的褐发女郎,面容秀丽且气质文雅,另一位是白发苍苍的老者,穿牛津布衬衫和米色夹克,背对着门正望向舞台。

女郎从位置上站起来,微笑着伸出手:“我想你就是霍顿小姐了,我是丽贝卡,丽贝卡.米勒,玛莎应该向你提起过我。”

“很高兴见到你,米勒小姐。”乔茜打了个招呼。

这时,老者用力地咳了一声。

丽贝卡略带歉意地说:“抱歉,霍顿小姐,或许你愿意跟我去一个更适合谈话的地方。”

“客随主便。”乔茜回答。

丽贝卡.米勒是一位女演员和导演,但她更著名的原因,因为她的父亲是性感女神玛丽莲.梦露的前夫、二十世纪美国戏剧三大家之一的阿瑟.米勒。

但今天,包厢里的那位老者,阿瑟.米勒,显然并不愿意见到拜访者。

舞台上开始上演号称人性试验场的著名剧目《熔炉》,演员们情绪饱满、台词有力,肢体语言与控场能力亦是不俗,仅仅是第一幕戏的开场,你来我往之间就火花四溅。

不得不说,这里的业务水平比乔茜经历过的剧组都要高上一大截。

随意瞥了一眼正在排练的女演员,其中边缘位置有一个金发碧眼的年轻姑娘,作旧的舞台造仍掩不住姣好的面孔和身材,演一部爆米花大片的女主角绰绰有余。

“她叫艾米,二十一岁,来自明尼苏达州。”来到隔壁的包厢,丽贝卡介绍,“她的戏剧经纪人送来试训,但没有能够留下,今晚就得走了。”她笑了笑,“请坐,霍顿小姐。”

乔茜选了丽贝卡右手边的位置坐了下来,舞台上的排演仍在继续,金发女郎艾米浑然不觉自己今晚的命运,表演非常卖力。

她收回目光,问:“米勒小姐,你们还提供新人试训?”

丽贝卡回答:“排演的时候偶尔会有,主演角色都需要AB角轮换,也有普通演员突发状况无法完成演出周期。”

“哦,这样的。”乔茜点点头,“剧院和剧组的氛围不太一样,让我有些好奇。”

“百老汇更加试验性和艺术性。”丽贝卡语气温和,“但这里90%的演员常年处于失业状态。”

事实上,这两个地方的演员都供大于求,百老汇的行业金字塔顶端却没有好莱坞A咖明星赚得那么夸张,而且他们的工作压力非常大,连轴转的排演和演出,无剧可演时的迷茫,还有前赴后继的竞争者。

不像好莱坞的明星,稍微有些名气就能过上不错的生活,幸运演出一部热门电视剧还能吃一辈子,而混到乔茜这种程度,靠着《独领风骚》这部现象级影片起码能红三五年,或许十年二十年之后还能上节目来一波回忆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