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第2/3页)

“容小公子一直没有出过容府。”黎锋道:“不过段峥一早找了中人,将咱们安排去商队做伙计的人买走了三十个。”

“咱们剩下的人都不要动,全给他们留着。”于景渡道:“容灼做事谨慎,第一次买三十个,后头肯定还会再买。”

“是。”黎锋道:“方才江少卿找人传过话,说茶楼那边有点异动。”

于景渡一怔,忍不住拧了拧眉,问他:“什么异动?”

说起茶楼的问题,还要从很久前容灼带着于景渡去茶楼里找人帮忙造势说起。从那以后,于景渡认识到搞舆论一事的重要性,所以便在京城所有的茶楼酒肆都埋了钉子,防止有人用容灼这样的法子制造什么对他不利的舆论。

“有人找了话本先生,让他们编了个顺口溜,大意是说前太子命不该绝,此番你去了边关,说不定又便宜了前太子。”黎锋道:“好像还说前太子是天命所归。”

于景渡不由失笑,“查到是谁散布的了?”

“查不到。”黎锋道:“说对方是在大街上随便找了个叫花子,给了银子,托叫花子找的话本先生。”

“无妨,让江继岩盯着点便是,不必慌。”于景渡道。

“殿下猜到了是谁在背后搞鬼吗?”

“搞鬼?”于景渡道:“本王倒觉得,他这个鬼搞得恰到好处。”

黎锋闻言一想,也明白过来了什么,这流言乍一看是在捧前太子,但传到皇帝的耳朵里,只怕就会变味了。

以皇帝对前太子的成见和厌恶,若是听到这流言,非但不会对前太子生出什么恻隐来,反倒会更反感。而这种对前太子的负面情绪,投射到于景渡身上,就会变成类似于愧疚的情绪。

若是皇帝再情绪化一些,说不定能被激得一气之下直接立储。

反正于景渡本就是他选好了的人,若非皇后突然薨逝,立储诏书早就下了。

“整个京城喜欢拿话本先生做文章的人,我还没见过第二个。”于景渡笑道。

黎锋一怔,似乎是猜到了端倪,但于景渡却一摆手,没打算朝他多解释。

毕竟眼下他们要忙活的事情太多了,时间根本就不够用。

战事一起,瞬息万变,多耽搁一日就多一日的风险。

与此同时,皇帝正焦头烂额。

无论是理智上还是情感上,他都不希望于景渡出战。

一来,于景渡是他选定的下一任储君,二来对方是他如今最喜欢的儿子。一旦于景渡离开京城,就将脱离他的掌控,万一对方在边关遇到了危险,甚至像上次一样伤及性命,那他怎么办?

总不能真像外头的流言说的那样,将前太子再从皇陵里捞出来吧?

至于他别的儿子,哪怕也不是一无是处,但和于景渡比真的差太多了。

他的江山,只能交给他最骄傲的儿子!

可眼下他没得选。

边关来的急报中,常将军虽未提及让于景渡回去,但皇帝知道,于景渡那话说得没错。

这场仗于景渡可以不去,但那样边军势必会付出极大的代价。而他们谁也不敢预想,这个代价会大到什么程度,会不会超出他们能承受的范围?

这日,皇帝招了好几拨朝臣去御书房商议此事。

朝臣们虽然大部分都不支持于景渡亲自去边关,但没人能说出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到了后来,皇帝甚至将季修年都找了来。

季修年也挺茫然,不明白自己一个教书的先生,怎么会在这个节骨眼被宣进宫。

直到他见到了皇帝之后,才知道陛下这是病急乱投医了。

“季先生未入朝堂,想来与百官看事情的方式会不大一样。”皇帝道:“朕想问问你,对宴王请缨一事怎么看?”

季修年忙道:“陛下没有当朝拒绝宴王殿下,想来是准备答应的吧?”

皇帝一怔,显然在此之前,连他自己都未意识到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