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仁义大师兄[12](第2/5页)

在招收弟子进入最后阶段,安桦亲自出面宣布本次大开山门招收弟子正式结束。

这些新入门的弟子们,还只是外门弟子,每个人都被发了一本玄阳宗的入门心法,然后根据各自的基础不同,开始开大课。

至于拜师收徒,因为玄阳宗经历了灭门之战,损失惨重,刚刚重建,只有安桦这一个顶尖高手拿得出手。

其他晋升为长老的师弟师妹们,放在其他大宗门里,就是个内门弟子的水平,他们教教这些新弟子如何入门倒还没问题,若谈收徒,那就是让人贻笑大方了,无论是年龄资历还是修为,他们都不够格。

所以年轻的长老们没一个人收徒,而唯一有资格收徒的掌门,也没有收徒的想法。

这一次新入门的弟子没一个能拜师的,只能跟着同门一起上大课。不过好处就是,长老们能担事儿的不多,所以安桦这个掌门会时常出来授课,虽然是上大课,但能得到安桦这个顶尖强者的指点授课,也是他们倍感荣幸的事情。

这些新弟子们的年龄普遍都不是很大,最小的七八岁,最大的也才十岁出头,都是刚好可以练武的年龄。

玄阳宗修的是内功,练的是剑术,这些半大孩子刚入门,没什么基础,都交给安桦的那些师弟师妹们教导,甚至有的还得从认字开始学起。

毕竟根骨资质好的弟子,家境不一定好,没机会接触到学堂,没机会认字读书的弟子实在有很多。

安桦就把教孩子认字读书这个任务,交给了修为最浅薄的师弟师妹们。

原主的这些师弟师妹们,虽然经历了玄阳宗灭门和重建的大事儿,却一个个还都太年轻了,都晋升为长老了,有的自己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自己练武都没学明白呢,哪儿能误人子弟。

好在教孩子认字读书还是能教的。

玄阳宗慢慢的恢复了往日的生气勃勃,年轻弟子们叽叽喳喳的声音重新在这片土地上响起。

待这一批弟子成长起来,玄阳宗才能算是真正的恢复元气了,而不是现在这样的青黄不接,全宗门没几个拿得出手的高手。

前来投靠玄阳宗的散人武者,也多半是冲着传言中的上古剑宗传承来的,或者是觉得安桦这棵大树底下好乘凉,都是别有所图。

真心想加入宗门成为客卿供奉的散人武者,在关于玄阳宗的谣言传开之后,也会把玄阳宗排除在投靠名单之外了,因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很长一段时间玄阳宗都会成为江湖风波的漩涡中心,实在很少有人愿意掺和进来。

所以安桦对前来投靠的散人武者,也是筛选了好几遍,只收下一些有着无伤大雅小心思的武者,但这些人的实力自然也高不到哪里去,连一流武者都少得可怜。

反正安桦满心思就是缺人,缺高手,缺能独当一面的高手。

然后他想到了挖人,去其他门派那里挖人。

其他门派的嫡传亲传不能挖,但客卿供奉总能挖吧,反正在哪家宗门当客卿不是当,为什么不能挖来玄阳宗?

至于挖人的条件,安桦当然能开出比其他宗门更好的条件。

论物质条件,玄阳宗虽然是重建的,但玄阳宗原先的财富和产业都没多少损失,抢回来了,还顺带着接收了阴木府很大一部分遗产,一波肥,有钱得很,工资保证开得高,各项福利待遇也是没得说。

而武学资源方面,无非是一些对习武有帮助的丹药汤药灵果和武功秘籍之类的,这些他安桦会缺吗?

甚至安桦为了挖人,还放出了绝招,愿意来玄阳宗的,立下足够的功劳,可以由他亲自帮助蕴养剑意。

主修剑法之人,谁不想修炼出剑意?然而江湖上修炼出剑意的剑客那么稀少,还不是因为修炼出剑意的难度大?很多悟性不够的人,穷其一生也摸不到剑意的一点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