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第2/4页)

她的心思微转,抬眼看向沐瑾,问:“我守临江郡横断江防线?”她也能上战场了吗?

沐瑾道:“嗯,你守。淮郡只剩下两万兵,都支援了临江郡,你身边就没兵了。你亲自带兵过去,这样身边既有兵,又能鼓舞士气,亲上战场,对战局也更清楚,有什么事能直接调派各处资源应对。哪怕战事告急,你退守郡城或者是退到魏郡,紧急招兵都方便些。”

“我们走的是全民皆兵路线,村民在村长的带领下每天早晨、傍晚都要进行训练。招过来就是已经训练好的可上战场的新兵,打几场仗,把胆气练起来,就是可战之兵了。户部国库花钱的地方太多,没有余钱,如果不够,你用我私库的钱。我们的粮食是够的,只是兵卒们的薪俸太高,养多了发不起薪饷,但临时招兵支援一波的钱粮都是足够的。”

萧灼华听着这话音不对,道:“你最近就要动身去长郡?”

沐瑾道:“准备工作得做在前面,不能等到那边打起来了我再过去,到时候就很被动了。”

打仗之事,攸关生死,萧灼华自是不好说什么,不过还是提了句:“军工部那边我会多催催,你那边战事若吃紧,当增兵时要赶紧增兵。一旦防线攻破,其损失远非增兵的这点耗费可比。”

沐瑾“嗯”了声,道:“明白。”不增兵,防线难守。增兵,军费开销太大了。这事,他只能琢磨着来,不好再给萧灼华更多压力。

他要出去,孩子交给萧灼华一个人带,加上她又特别忙,心头还是蛮牵挂的。

可生死之战,赢者通者,输得全光,想在后方等着前线四姐、卫侯他们发挥,心头难安。

九月初,沐瑾正要出发去横断江防线,军工部尚书马征紧急求见,提来一桶褐色夹杂着丝丝黑色的油。那油的味道又重又呛,让站岗的侍卫都忍不住多看几眼。

沐瑾闻到油味蹭地一下子从坐位上起身,快步跑过去,入眼是一桶像柴油但有着诸多杂质的东西。

马征见到沐瑾这样子,便明白,陛下估计见过或认识这东西,不过,仍旧说出此物的来处,说:“陛下,此物乃石油综过蒸馏提炼弄出来的。”

沐瑾知道军工部淮郡作坊的石油储量不多,对马征说:“再从草原再调一大批油过来,你们多提炼些,送往长岭山和横断江防线。这油的提纯不够,杂质多,有毒,投放到战场上还行,试验时在露天空旷处少少的烧一些也可以,千万别在室内燃烧。至于民用,得等到提纯度、成份都弄清楚后,再看情况。”

军工部尚书马征应道:“是。”

沐瑾看着这桶油,深深地叹了口气。

军工部尚书马征的心头一紧,问:“可是有何不妥?”

沐瑾道:“这玩意儿烧起来,能把人烧到只剩下骨灰,投入到战场上,造成的伤亡会相当惨烈。”

军工部尚书马征默默地看了眼沐瑾,心说:“上了战场就是生死之争,哪有不惨烈的。”他觉得还是让敌人惨烈些好,要不然,毁掉淮国的大好局势,无数人的心血,那才叫惨烈。如今的日子多好啊,还有那么多的新东西正在研制,还没见到只用蒸汽机推动就能迎着风浪前行的大铁船,没见到能让自行车、马车不颠簸的橡胶。

沐瑾把淮郡的事务安排妥当,带着卫队先赶到横断江防线,从沐耀麾下抽调三万军队,带去长岭山。

他赶了两个月的路,十一月才到长郡,没在郡城逗留,直奔驻扎在长岭县的赖瑶大营。

东陵齐国三路囤兵,显然是打算三线进攻,无论哪一路大军攻进来,都算是攻破长岭山防线。这给了兵力不足的长岭山防线极大压力。

沐瑾在三道关口处都只留了一万人,以石油罐、投石机为主要防守。其余的全部撒进山里,占据有利地形,打算跟齐国展开山地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