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第2/5页)

“拔萝卜费不了多少功夫。”周梅坚持道,“冬笋是难挖,但我们有将军,它鼻子灵,找冬笋一找一个准。”

用鼻子找冬笋是将军刚刚觉醒的新技能,前两天周梅到后山砍竹子让陈前进编箢篼绑刷把,将军跟着一块,周梅砍了竹子发现它在那使劲刨泥巴,凑过去一看,碗大一根冬笋。

陈晚觉得有趣,背了个小背篓表示要凑热闹,周梅干脆锁了门,请隔壁王翠帮她看着点外面的车,别叫不懂事的小孩来捣乱。

王翠两个孩子不是读书的料,一看书立马喊头疼,反而更喜欢干活。王翠不肯让他们退学,她跟丈夫何老三就是吃了不识字的亏,孩子们坚决不能走他们的老路,至少要念完初中。老二小几岁,在念初一,老大倒是混了个初中毕业,但没考上中专,跟人做学徒去了。

在他们眼里,学门手艺比种田有出路,老大的师傅是周梅介绍的,她娘家村里的木匠,人好,有真本事,舍得用心教,而且不打徒弟。老大跟着学了一年多,现在一个月有十几块的工钱了,王翠一家也念着陈家人的恩情呢。

“行,你们去吧。”王翠爽快答应下来,“我保证给你们把车看好了。”

进了竹林,陈前进拍拍将军头,说了句“将军,靠你了”,接着松开牵引绳。

将军迅速低头在地面上嗅了起来,不过陈前进没有把希望全放它身上,仰头查看竹子的枝叶生长情况,凭经验判断冬笋可能存在的位置。

陈晚学着他找了半天,土坑刨了五六个,结果收获为零,而另一边将军已经刨出它今天的第三个冬笋了。

竟然输给了一条狗,感觉有点丢人怎么回事?

周梅扛着锄头走到将军叫的位置,三两下挖出一个半斤多重的冬笋,相比春笋,冬笋个头普遍偏小,半斤多已经能算大的了。

天色渐暗,周梅宣布收工,不到一个下午的时间,他们挖了有大半背篓,所获颇丰。

将军前爪上裹满了泥,鼻子上灰扑扑的,陈前进用手将它鼻子上的泥擦掉:“晚上奖励你吃肉汤泡饭。”

陈勇阳放学到家,听王翠说陈晚他们在山里挖冬笋,自己开了门进屋写作业,他们中学的教育水平一般,陈晚五姐夫专门给他寄了城里的教学资料,相当于陈勇阳有两份作业。怪不得王翠老夸他,她家老二要是有陈勇阳一成爱学习,她就烧高香了。

城里的资料难度较高,陈勇阳被一道数学题困住,他百思不得其解,正打算看看后面的答案,陈晚他们回来了。

将军刨笋刨累了,喝了一食盆的水,趴在地上喘气。陈勇阳放下笔抬头,呼叫场外支援:“小叔叔,我有一道题不会做。”

陈晚洗了把脸,擦干手,端了根板凳到陈勇阳旁边坐下:“哪道题?”

陈勇阳伸手一指,陈晚凝神读题,一分钟过后,没读懂,再读一遍。

这是一道求阴影面积的题,陈晚险些看出心理阴影,他从记忆的犄角旮旯中扒拉出相关知识点,换了十几种思路,终于找到了正确的解题方向。

“阴影面积是2.4平方厘米。”陈晚算出答案,陈勇阳唰地翻页进行对照,跟标准答案一致。

陈晚松了口气,故作淡定:“我给你讲讲思路。”

在陈勇阳心中,陈晚简直无所不能,经陈晚指点,他瞬间转过了弯:“小叔叔真厉害!”

陈晚笑着收下他的崇拜,将笔还给他:“你自己做一遍看看。”

晚上周梅把挖坏的冬笋挑出来炒了盘腊肉,其余完整的全部装到了车上,家里要吃随时能挖,城里想吃口时鲜可不容易。陈晚用同样的说辞劝周梅把手表戴上了,同时悄悄收买陈勇阳,让他在家里监督,若他爸妈阳奉阴违,记得给他写信报告。

一夜无话,陈晚睡到天亮,起床时周梅已在屋檐下收拾地上的残局,带泥的萝卜根,烂叶子,喂猪的萝卜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