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第2/3页)

可这会儿,他又是摸又是揉的,情绪还很激动的样子。

太子大着胆子上前拿起一只棉手套,套在手上,被皇上狠狠瞪了一眼,“别乱碰,轻点。”

太子嘴角抽了抽,这不是纸糊的,“这手套好软好暖和,这是什么料子?孤怎么从未见过?”

父子俩不约而同的看向蒋同知,蒋同知跪下禀道,“启禀皇上,这些全是清平乡主从木棉中提取的棉花制成,棉布柔软透气舒适,棉被棉衣是防寒的一大利器,关键是便宜好用,百姓们都能买的起。有了此物,天下百姓将不再受酷寒之苦,不再有冻死之人。”

现场一片哗然,嗡嗡声作响。

木棉?没有搞错?那不是观赏性的植物吗?

皇上猛的站起来,神色激动万分,“你再说一遍,朕没有听清。”

蒋同知又重复了一遍,还说道,“此乃清平乡主反复研究,花费了无数心血精力,经过无数次实验才得出的结果,她搜遍西凉也只弄到了二十斤棉花,全都制成了这几样东西,自己没有私留一点,清平乡主的忠心天地可鉴,一心为国为民,不负皇上厚望。”

这些高高在上的权贵们不事生产,没啥本事,只会抱团围攻一个女孩子。

不就是沐晚晴太出挑,太出风头,衬的他们这些官员无能吗?

他们啊,连沐晚晴一个手指头都比不过。

“好好好。”皇上高兴不已,连声夸好,沐晚晴果然是个人才,没有让他失望。

这才多久啊,又给他带来一个巨大的惊喜。

棉花,棉花,这东西他越看越喜欢,以他的眼力自然一眼就看出这东西的不寻常。

而这背后的价值更让他心动不已,利国利民,功在千秋。

蒋同知拱了拱手,“清平乡主说,不蚕而绵,不麻而布,利被天下,其益大哉。”注(1)

全场剧震,这东西听着比绸缎更有用处,更具广泛性。

沐晚晴的这一份寿礼大放异彩,夺走了所有人的风头。

之前再贵重的礼物在这一份寿礼面前,黯然无光。

也打了那些人的脸,抽的他们脸都肿了。嫌沐晚晴的礼物太轻?呵呵,那是你眼瞎!

想治她的罪?你脑子有问题。

蒋同知满脸的钦佩,“清平乡主想在西凉大面积种植棉花,为西凉为齐国为皇上打造一个庞大的棉纺织行业,福泽天下,请皇上恩准。”

他以为水泥水车已经是极限,谁知,她还能搞出棉花。

这可不是什么运气好,而是真材实料。

这辈子他最服的人,就是沐晚晴,她让很多人看到了女子的才华也能如此闪耀。

“准。”皇上不假思索的同意了。

五皇子眼神闪了闪,冲几个官员使了个眼色,一名礼部官员出列,跪下,“皇上,这万万不可。”

皇上脸色一沉,“你说什么?”

礼部官员脑袋伏在地上,“种植棉花可以,但,不能大面积的占用耕地,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皇上,请三思。”

蒋同知嗤笑一声,这些尸位素餐的官员只知道争权夺利。

“西凉本就不是传统耕种地区,何来的占用耕地?诸位大人若不放心,我可以保证只在西凉地区种植。”

礼部官员大声喝斥,“你一个武夫懂什么,很多事情牵一发牵动全身……“

蒋同知呵呵一笑,”我是不懂,我只知道百姓只求吃饱穿暖,我们西凉军民致力至此,但大人似乎不在意百姓的生死。”

礼部官员气怒不已,“你胡说,我是想让他们先吃饱,空着肚子说什么都枉然。”

其实,这话题已经歪了,逻辑也有问题。

蒋同知不客气的开怼,“这不是你们朝臣们该考虑的事情吗?也没见你们之前想办法解决,怎么眼下就忽然忧国忧民起来?”

这话太嘲讽了,官员勃然大怒,“你一个都司府的同知,怎么被一个女子牵着鼻子走?真是荒唐透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