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2/5页)

原来,经过了几天紧急改建,之前水灾时建造的那些个临时聚集点再次对大家开放。

这一次不强制要求迁移,而是采取大家自愿报名的方式。

愿意去的人现在就可以报名,然后由小战士们护送他们到聚集点。

如果家里有有效的防寒措施不愿意去聚集点也可以,那么政府会按户补贴燃料。

第一批补贴的燃料是一户三十斤焦炭,也是按户领取,每户一份。

现在燃料也已经运到了小区外,凭身份证明直接去排队就可以了。

这番话一说出来,人群中顿时爆发出了一阵欢呼声。

很多人开心的蹦了起来,还有人当场就激动哭了。

这是解了多少人的燃眉之急啊!

人们很快就分散了开来,按照要求分别跑去排队。

一边是去聚集点避难的,一边是去领燃料的。

因为很多人还要回家收拾东西,去避难的人此时还比较少,留下来的人也基本上都是在填写资料。

虽然人少,可那边也是最热闹的,因为这消息一经传开,本来安安静静的四栋楼这个时候热闹极了。

每个楼层都开始有灯火闪动,还伴随着呼喊和笑闹。

可以看得出大家都在忙碌,也都感觉到了发自内心的喜悦。

过来接人的战士们来此之前是做了充足准备的。

特别是对于报名去聚集点的人,他们一走过去就会被人立刻递过来一个毛毯。

别管来的人穿多穿少,这一个毛毯递过去,真的会让人从心里感觉到暖烘烘的。

不仅如此,因为现在有一些人家是完全没有冬衣的,对此来人也做了准备。

如果登记的人说楼上还有家人因为没有衣服穿无法下楼,那么就会有小战士当即抱着准备好的御寒物品和他一起跟着上楼发放。

可谓是把大家的难题都事先想到了。

除了报名去聚集点的,去领燃料的人也不少。

毕竟去聚集点还是比较麻烦,家里但凡过得下去,可以再支撑一段日子的,谁也不想折腾。

沈家下来的人多,加上还有刘晓峰,大家就商量着干脆一起先把燃料给领回来得了。

盛放燃料的车在小区外面。

因为雪大,竟然用了驴拉车的方式。

前面拉车的是一辆军用吉普,那车的车轮大,即便在雪地里也能勉强行走。

吉普后面拖了一个小车斗,车斗里放着的全是用麻袋事先称过重的焦炭。

跟车的人并不多,除了司机就只有一个小战士,面对越排越长的队伍,很有些忙不过来。

好在还有小区的人一起帮忙。

别看排队的人多,分发的速度并不慢,一会儿功夫大家都领到了自家的燃料。

因为一直在工作组工作,顾恺对于周边的部队都多少有点印象,特别是级别高一点的干部,至少都还有点脸熟。

可看刚才喊话的那个干部挂着两杠两星的衔儿,他竟然完全不认识,这就让他有点好奇了。

于是领焦炭的时候他专门找小战士问了一下,这一问才知道他们竟然是从青州那边过来的。

原来因为突然而来的大灾,现在部队已经重新进行了整合,不再固守一方。

全部统一调配,哪里需要去往哪里。

北宁市的常住人口多,受灾面积大,附近的部队很多都被调派到这边来支援。

不仅青州,江北那边也有部队过来。

小战士头上戴的军帽已经被积雪盖了厚厚的一层,甚至都看不出了本色。

他也不过二十岁左右的年龄,面容看上去却已经饱经了风霜。

脸颊上有两块被冻出来的红脸蛋儿,已经皲裂出了口子。

嘴唇更是被冻得青白青白。

可小伙子的精神好得很。

一边给大家分发物资,一边还说着各种提气的话。

他反复的安慰大家,说困难都是暂时的,有国家在,有部队在,这些灾难很快就会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