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第2/3页)

小宝那边很快收拾好东西,淑婉让夏儿再辛苦一趟,陪着小宝去江南,有夏儿陪着淑婉才能放心。

能帮上淑婉的忙,夏儿自然是愿意的。等到小宝出发那天,淑婉一直送到宫门口,直到看不见车队的影子才返回去。儿行千里母担忧,淑婉心里再豁达也是惦记的。

小宝一路还算顺利,他带着人快马加鞭往江南赶,到了地方大小官员都出来迎接。小宝参加了官员们准备的接风宴,他看众人都很好沟通,对他提出的要求也没有丝毫推诿,他感觉这次的事情应该会很顺利,心里放心了许多。

江南文化氛围很浓,许多名家大儒都是从江南走出来的,这里的读书人影响力很大。

江南的大小官员也害怕,这事万一闹大了,他们这些人从上到下谁也落不了好。更让他们害怕的是,皇上的眼睛看得太远了吧!他在京城,江南的事情居然也一清二楚。他们这些住在当地的官员都不知道读书人妄议皇位的事。

还有这位二皇子,他们听说过大皇子的才名,对这位二皇子了解不多,只知道他颇受先帝喜爱。没想到接风宴上,这位二皇子不知道从哪里得来的消息,竟然对他们的爱好和经历了如指掌,好像什么事情都瞒不过他的眼睛。众位官员哪敢小瞧他,二皇子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人敢阳奉阴违。

借助当地官员的力量,小宝很快就查到散播流言的几个主使,他用计把人悄悄抓了起来。这些人的邻居亲戚只知道他们去外地了,却不知道这些人已经被送进监狱。

只是虽然主使落网了,但谣言已经散播出去,想收回去就难了。

小宝在江南想办法破局,京城这边悄然兴起另一种传言。

有人说四阿哥的皇位来的不正,他是借着十四阿哥手里的兵权,强逼着皇上将皇位传给他的。

这个流言传播得很快,信的人也很多。流言是结合现实编的,确实编的有模有样。

十四阿哥在西北确实有兵权,而且他曾经带兵回京,只是走到半路先帝就不行了,他的兵就返回去了。

再者皇上登基后,他对十四阿哥的态度也惹人生疑。十四阿哥明明是他的亲弟弟,他却不肯重用,看着很像是卸磨杀驴。

还有在西北任职的几个将领,在皇上登基后,这些人或是被贬,或是被抓,这些人可都是十四阿哥的心腹。

皇上为什么抓他们?肯定是为了防着十四阿哥,同时也是为了杀人灭口,毁掉自己曾经逼宫的证据。

没有接触过政治斗争的平民百姓分析这件事的时候,讲得头头是道,好像自己很有逻辑,好像全天下的道理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十四阿哥也听说了这件事,他恨不得冲到外面当街喊冤。

四哥好不容易放过了他,福晋好不容易消了气,你们这些人可别乱传了!若是四哥为了破除流言把真相公布出来,他就不用活了,直接在先帝的棺材前面自裁吧!

十四福晋听说此事也是极为恼火,她又把十四阿哥臭骂一顿,然后急急忙忙地跑进宫里给淑婉赔罪,拜托她向皇上求情,求皇上千万不要放弃十四阿哥。

十四福晋递牌子进宫的时候,淑婉并不在永寿宫。太后病了,淑婉在侍疾。十四福晋也是儿媳妇,淑婉让她直接到太后宫里来。

两人先去了偏殿,淑婉有些话要提前嘱咐十四福晋。

“弟妹,一会儿你见了额娘,只挑好消息说,千万不要提那些烦心事让额娘为难。”

十四福晋问道:“嫂子,皇额娘这是怎么了?”

淑婉叹气,“先帝离世,额娘心里难受。后来十四弟又……额娘为了他生了好大的气。如果能好好养着也没什么,可最近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风言风语,有几个欠嘴的小宫女跟额娘讲了,惹得额娘又生了一场气。这接二连三的事情,一件一件地砸在额娘心上,她直接病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