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第3/5页)

差点把才清醒过来的父亲给压得厥过去。

顾娘娘急忙把虎儿抱起,递给旁边的奶娘,轻声宽慰夫君,“二郎,见你醒了,我便安心了。你好好休息,有什么要吃喝的,和我说,我去下厨。”

姜鹤望露出怀念的神色,“秀娘做的鲈鱼豆腐汤,鲜美无比,咳咳……许久没有尝到滋味了。”

顾娘娘立刻起身,“我这就去厨房里准备食材。一道鲈鱼豆腐汤,只需大半个时辰便好。二郎等一等我。”

姜鹤望转过头,目送着顾娘娘匆匆离去。姜鸾站在旁边,听御医低声回禀,圣人的脉相比刚才昏睡时散乱虚浮了不少,保持清醒对身体的负担大。

她轻声告退,“二兄好好休息,阿鸾出去了。阿鸾有几句话想和二兄说,等以后休养得再好些,再来商量——”

姜鹤望却叫住了她。“刚才叫你嫂嫂出去做鱼汤,咳咳……就是有事想和阿鸾单独说。”

“有件事,年头就在商议了。但不巧二月里王相突然退隐辞官,这事,咳咳……就搁置下来,我自己差点都忘了。”

他吩咐姜鸾附耳过来,以几乎难以分辨的气声道,

“年初正月里,为兄拟好了一份密旨,当时给了王相。王相拿去和李相商议,后来一直没拿回来,咳咳……应该还在王相手里。如果朕有了意外……阿鸾就去,找王相和李相,把那份密旨……咳咳,拿回来……”

他勉强支撑着说完一句极长的话,心肺喉咙支撑不住,咳得撕心裂肺。

旁边远远避开、让天家兄妹单独说话的几名御医赶紧冲过来劝诫,“圣人,不能再说了。需得好好休息,保重龙体啊。”

姜鸾替二兄盖好被子。刚刚耳边听到了密旨的大消息,她却没多说什么。

人才刚清醒过来,说一句长话都勉强。

崔中丞求她问的去年八月初十夜的经过,必然会引起姜鹤望强烈的心绪波动。在他休养恢复到夏天里的平稳状态之前,她不打算问。

她也不急着问王相手里的密旨是怎么回事。

密旨的内容,以她对二兄的了解,大概猜得出七八分。

她转身就要退出门户紧闭、空气里带着浓烈中药味的紫宸殿。

姜鹤望却在身后挣扎着又把她喊住了。

“还……还有一句……”

姜鸾又心酸又好笑,按着二兄撑起身的肩膀,

“好好休息,你还要说什么,我知道。晋王府里的八百斤金,藏金的那几个地方,我都背下来了。”

姜鹤望安心地躺下了。艰难地比划出一个手势,以气声说,“用了些。只剩七百二十斤金了……”

姜鸾揉着眉心出去:“知道了。”

密旨的内容,她大致猜得出。

姜鹤望的病情时好时坏,正月里那段严寒时节,很是不好了一阵。当时他下了密旨,又亲口对她说过,

“别让虎儿小小年纪就登基。小孩儿容易受旁人影响,于国于家都不是幸事。”

现在他病情大坏,又提起了密旨。

密旨里多半写着,一旦他亡故,皇太女姜鸾登基。

但姜鸾不想坐等着开启密旨的那天。

姜鹤望的病情时好时坏,天气时节会影响,心绪波动会影响。需要时时刻刻地小心看顾。

然而,坐在大位之上的君王,注定了会有数不清的事交给他手里,每天耳边会传进各种各样的大事,引发强烈的心绪波动。

晴天雨天,风雨霜雪,都会有朝臣在紫宸殿外求见,告诉他各方正在发生的、往往令人不怎么痛快的大事,等待君王决策。

她二兄的病症,适合去清静雅致的地点休养,每日对着优美风景,身边娇妻爱儿,书画弄弦,宁静平和地度过每一天。

坐在如今那个高位上,每天一睁眼就压着无数沉甸甸的人和事,沉重的负担就算没有拖垮他的精神,也会拖垮他的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