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第4/8页)

回头看了眼远处轮廓模糊的临风殿,何先生谨慎地规劝,“不过是个先帝的公主,不宜牵扯太多精力。”

“现在说已经迟了。”裴显淡淡道,“年纪不大,心眼不少,被她几次拿去当了挡箭牌。为了个小丫头,得罪狠了皇后娘娘。”

何先生跟随在身后,低声献策,“汉阳公主所求直白,不过是早日出宫开府。”

“督帅为何不索性加一把助力,助她尽快出宫去。汉阳公主开府自立,督帅从此眼不见为净,至少不必再三更半夜的赶来临风殿了。”

裴显停步想了想,无声地笑了下,“这招釜底抽薪,倒是简单可行。”

“至于皇后娘娘那边,虽说是六宫之主,看她行事眼界,倒不足为虑。”何先生又问,“令督帅挂心的,想必不是皇后娘娘,而是皇后背后的谢氏?”

裴显默认下来。

“谢氏京城里这些嫡系倒是不打紧,数百人丁只出了个谢澜,尚不成气候。但谢氏外放出去了一位平卢节度使,是皇后娘娘的族兄,此人眼下就驻扎在京城外,手里掌五万兵,不容小觑。”

“督帅说的是这次起兵勤王的谢征,谢节度?”

“正是他。”

平卢节度使谢征,谢氏嫡系出身,镇守的地域在辽东,这次同样收到了勤王令,立刻征发五万勤王军,紧赶慢赶,只比河东玄铁骑迟来了三日。

一路追击溃兵,在城外扫尾,其实也出了不少力,但就因为晚到了三日,勤王的首功被玄铁骑拿了去。

裴显追问,“谢节度据说前几天追击溃兵去了?现在人在何处?”

何先生捋着短髯,回忆起最近收到的各方文书,

“往东北流窜的溃军已经被剿灭。谢节度回返了京城外的扎营地,这两天或许就会上书朝廷,请求入京觐见圣人。”

裴显再度停下脚步,思索了一阵。

“替我安排一下,明日秘密出城,先会会这位谢节度。”

何先生吃了一惊。

谢征的兵马扎营在城外半个多月,至今未进京一次。此人对自家主帅,对拿下勤王首功的玄铁骑的立场态度如何,并不明晰。

何先生谨慎地提议,“深入虎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督帅打算带多少亲兵跟随?”

交谈间两人已经出了宫城门。

宫门外等候的亲兵递上缰绳,裴显踩着马镫利落上马,揉了揉爱马的鬃毛,

“和谢节度初次会面,跟去的人越多,谈得拢的可能越小。带两三人即可。”

————

【四月十五,晴。圣人紫宸殿称病,不见外臣。】

气候逐渐入了夏,下雨时节减少,天气一天天地明媚起来。

姜鸾早上困倦的情况也好了许多,一大早起了身,在临风殿的庭院里抄佛经。

这些天,皇宫里的数千宫人挨个筛过一遍,有问题的被肃清得七七八八,薛夺得了空,临风殿这边早晚换防时就来得勤了。

姜鸾见了他就烦。

原因无他,薛夺得了他家主帅的谕令,看祖宗似的看守她。

前几日薛夺不常来时,临风殿里值守的只有文镜。她闲来无聊,还能逗逗文镜说话,看他一张脸慢慢涨红,告退的时候夺门而出,像是林子里逃窜的兔子。

薛夺一来,就剥夺了她在临风殿里剩下的寥寥无几的乐趣。

“哎,薛二将军。何苦盯得这么紧呢。佛曰:众生皆苦。放过本宫,也放过你自己。”

今日天气晴好,早早放出了香案和玉佛,佛前点起线香。

姜鸾一大早便站在庭院里,笔锋蘸满抄写佛经专用的掺了金箔粉的泥金墨,专心运笔,在抄经常用的黄皮硬纸上落笔,抄写今天第一遍的《楞严经》。

阳光下,点点金沙显露在墨水字迹里,煞是好看。

别人抄经屏息静气,偏她抄经的时候喜欢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