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第4/8页)

“梨子不能分,一个人吃一个,”杨二奶奶见她吃不完想要和自己分吃,便笑道。

“那我吃个小的,”孙桂芳放下手里那个梨子,找了个小的一点拿起来吃,咬了一口,皮微微涩口,但是梨肉很香甜,她咔咔干了一个后,便去洗手不吃了。

“还挺好吃了,不过待会儿要吃饭了,等吃了饭再吃,”杨二奶奶说。

“这于大胆子也大,弄了不少回来吧,我看继康背篓里也有,”杨二爷爷说。

“又不是肉啥的,这点东西无所谓的,”杨二奶奶摆手,等杨继西回来,一家人便开饭了。

饭后杨继西也来了个梨子,“还可以。”

孙桂芳又给洗了一点出来放在凳子上,不过却没人吃了,刚吃了饭,都没饿。

转眼便是八月初一。

正好是粮食开始晒收的时候了,地里的活儿松散下来,杨继西便没去上工,说要去镇上赶集。

杨二奶奶让他瞧见朋友有卖鸭子的就买一只回来。

这朋友其实是什么意思,大家都明白。

“昨晚你爹做梦,梦见吃酸萝卜炖鸭子,馋得他一起床就在说,”杨二奶奶好笑道,“要是有卖的,就给弄一只回来。”

“好,”杨继西笑道,又问她和孙桂芳还要啥零嘴不,二人觉得天冷,都没有啥胃口,于是杨继西便说自己看着办。

同行的还是杨继康,刘章依旧在老马沟岔路口等他们,见到刘章的样子,杨继西二人纷纷皱眉。

因为刘章瞧着实在是疲惫。

“编喜结编成这个样子?”

“秋收有点忙,”刘章打了个哈欠,“过了这阵就好了。”

杨继西瞪了他一眼,“身体出了毛病,那可后悔都来不及。”

“知道知道,”刘章连忙告饶,“没有下次了。”

这一次结了钱后,李成杰给了一个坏消息,“不收喜结了,赚头不大,我懒得折腾了,以后有合适的活儿,我还跟你说。”

“行,”杨继西点头,反正接下来他们家也忙,再过不久孩子也出生了,孙桂芳和杨二奶奶都没啥精力编喜结。

“下个月月初我不来,可能再下个月我也来不了,我媳妇儿快生了,我得伺候她坐月子还有照顾孩子。”

杨继西道。

“恭喜恭喜,”李成杰虽然失望他没有带来别的东西,倒也知道这段时间忙着秋收的事儿呢,所以二人没说多久的话便分开了。

福窝更新了五百斤白面出来,杨继西在李成杰走后,拿出早上装好了两个布袋,里面各有十斤白面。

他分别装在了刘章和杨继康的背篓里,等二人进林子时,先是说了不收喜结的事儿了,接着又把钱给他们,再指了指他们背篓里的白面。

“弄了点给你们,不用给钱,这些日子你们也辛苦了,我还有点事要去办,就先和你们分开了。”

“这么多你不要钱,我不要,”杨继康看着那么大的布袋,顿时皱眉。

“我也不要,”刘章说。

“又没花钱,”杨继西含糊道,“反正你们拿走就是了,没花钱的。”

“真没花钱?”

“不然我能这么大方?顶多给你们两斤,”杨继西摊手。

和他们分开后,杨继西去了王老汉家,王老汉家喂了鸭子。

杨继西挑了一只最肥的,又买了一条三斤左右的草鱼,这才离开。

到村口的时候,杨继西又从空间拿出两个大西瓜放在背篓里。

家里还有不少大米,白面也有几十斤,杨继西本来是不着急把空间里的白面拿回家的,可到家后,发现家里就孙桂芳一个人,杨二爷爷和杨二奶奶晒坝那边开会去了。

所以杨继西把另一个没用且有半人高的大木桶收拾了出来。

“这之前是装玉米面的,娘本来说等中秋后去仓库兑换点玉米面回来吃。”

“白面不得比玉米面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