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第4/8页)

前两天的大雨把山沟堵得有些严重,得把堵住的石头和泥土挖出来通水。

下午则是去赵五那边帮忙。

杨继西和杨二爷爷回家时,便见周大舅坐在堂屋门口,笑眯眯地冲他们招了招手,“回来了。”

“大舅,”杨继西招呼着,“你们什么时候回来的?”

杨二爷爷放下锄头,洗了手也坐在堂屋门口。

“下午三点半左右到的,吴老大要的砖不少,过两天才能送过来,我们就先回来了。”

吴和国的娘虽然不在了,可他还有爹,下面有三个儿子,现在吴大嫂肚子里还有一个。

为了儿子们以后娶媳妇儿也有住的,所以吴家这次修房是往大了修,五间正房,一个大堂屋,柴房和灶房加在一起,还加了一些砖进去,又要重新打家具,那可不止三百块钱就能成的。

但吴家没有向别人借钱的意思,可见手里是真的宽裕。

杨继西洗了手就去灶房帮忙了,杨二爷爷和周大舅聊着。

“我看那边好像又闹出什么事儿了?”

周大舅回来的时候,正好遇见走路一瘸一拐的杨继东。

“三天两头就在闹,我都习惯了。”

杨二爷爷摆手。

周大舅看了眼灶房位置,“再怎么说,也是你们得了好的。”

“确实,”杨二爷爷想到杨继西夫妇的好,指着自己身上的汗衫,“瞧瞧我这汗衫,多好。”

“妹妹已经在我跟前说了好几次了,”周大舅无奈道。

他一回来,杨二奶奶就在他跟前炫耀身上的衣服,以及杨二爷爷的汗衫。

家里的事儿不用周大舅操心,所以便过来帮着建房,早点建好,人就早些搬过来,心里也踏实。

又听杨二爷爷说起赵五家的事儿,周大舅想起赵五爹来。

“我记得你们关系不错,但他大儿子走了后,为了给他媳妇儿治病,家底都快掏空了吧?”

杨二爷爷点头,“掏空了,他儿子赵五订婚的时候,还在我这借了三十块钱,不过赵五已经还完了。”

“世事无常啊,”周大舅轻轻摇头,“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滋味,不好受。”

杨二爷爷点头,他虽没有失去过孩子,可也能想象那有多难受。

此时杨继东正站在杨老汉和杨老婆子房里,对面坐着杨老汉他们。

“老大,你知道我为什么罚你这么久吗?”

杨老汉问道。

“不知道,不过爹肯定有自己的考量,我肯定是该罚的。”

杨继东瓮声瓮气道。

杨老婆子看了他一眼,“你也别不服气,这些日子你这个做大哥的有一点做大哥的样子吗?”

杨继东垂着头不说话。

“我是最看重你的,”杨老汉也道,“老大,你可不要让我失望啊。”

“我不会的。”

杨继东立马道。

“行了,以后记住不要动不动就和兄弟吵架打架,一点做大哥的样子都没有,你是老大,应该带着弟弟们同心协力,而不是说你两句,你就脸红脖子粗地和兄弟们打斗。”

杨老汉念叨完了后,这才又是杨老婆子说道,“我今儿问石头,他下半年确定去念书了不,他是确定了,而且不住家里。”

杨老婆子心里着急,“石头不住家里,那肯定是住他姥爷家,可我们狗蛋怎么办?沈家住的地儿可比我们生产队还要偏远一些,总不能厚着脸皮让狗蛋和石头一起住你康嫂娘家吧?”

“那不可能,”这么不要脸的事儿,杨继东干不出来。

“所以你说怎么办。”

杨老婆子问道。

“再等两年,他自己来回也没什么了。”

“我呸,”杨老婆子指着他骂道,“石头现在也十岁了,还不是住他姥爷家,狗蛋十岁住哪儿?”

“那怎么办?”

杨继东也没办法。

杨老婆子抿了抿唇,看了身旁的杨老汉一眼,杨老汉拿起旱烟杆抽了一口旱烟,沉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