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7章 只作生存何须劝(第2/2页)

大唐天兵军和横野军开始烧炕,晚上的时候有人乱换着职守,别一氧化碳中毒。

“既如此,今年还能往回带人?有大臣提过。”

李隆基问政了,去年弄回来一大堆人口,今年呢?

“等下完大雪的,到时候庄子里的飞艇数量多,过去接人,在那之前,能制造出来四十艘飞艇。

一回可以至少带回来一万两千人,他们要是有什么东西,那就是六千人左右。

正常气候情况下,距离为一千五到一千八百公里,平均往返时间四十八个小时足够了。

百姓的需求很简单,只要告诉他们有地方住,有足够的食物吃,并且还有补贴,他们会愿意过来的。”

李易早有打算,今年冬天去抢人,抢渤海国及周围的人,抢新罗的人。

地盘大有什么用?没人。

冬天的东北可不是他那时有暖气,还有新罗,即朝鲜半岛。

一冬天运作好了,可以弄过来四五十万人,当地还有多少人?

现在那里可没有什么主权国家的想法,只是当政者想要拥有更多的地盘和人口。

百姓不在乎,天这么冷,要冻死人了,那么大个一个东西飞过来,说带自己去大唐过好日子,那就去呗!

新罗和渤海本来就是多民族国家,谁是谁的谁啊?我凭什么拥护你?我能得到什么?

“易弟,还要招工匠进庄子?”

李隆基根本不考虑外面人的想法,他觉得李家庄子缺人。

“不找了,天下哪有那么多的好工匠?实在不行,一些简单的事情外包给工盟。”

李易摇头,工匠够多了,工匠还有家人呢。

那些优秀工匠的妻子、孩子,都能干很多活儿的。

再不够用,就把其他简单的东西外包给工盟,三个联合组织,工盟始终成三足鼎立之势。

就像他那时曾经殖民的国家一样,一旦发现无法继续殖民,就把那个地方送给别人,然后民族和宗教的信仰冲突下,很难调和。

别人想调和的时候,他们便在背后鼓动和拱火。

很多国家都因此陷入了内战和不团结的状况中,只有李易的国家牛逼,你随便,看看最后我能不能给摆平?

事实证明,别人各种羡慕嫉妒恨啊!怎么那么多宗教和民族的问题,你们全给处理好了?不对呀!这不对呀!

李易始终觉得对方应该好好了解下中华的历史,中原就一片小区域,怎么变成这么大的?

学会了,也就明白了,这叫文明,真正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