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9章 非战之罪计出众(第2/2页)

陈年粮比新粮便宜,煮饭的时候,同等重量的粮食,新粮比陈年粮煮出来的少,含水分大。

便宜又能多吃,家中不富裕的百姓只好选陈粮。

“报纸上写李大夫于海外之地带回丰产物种,想来过上几年,百姓都吃新谷。”

王翰喜欢吃新的粮食,口感好,味道也香。

关瑜锦吃口罐头:“到那时草原水多的地方种玉米,其他地方种土豆,挖人工的水渠。

种出来喂马、喂牛。如能培育出丰产的种子,把种子送到别处。”

“喂牲口?粮食运到其他地方岂非更好?”王翰指出其中的问题。

张知运出声:“运输损耗大,养好牛马,把牛马赶过去,百姓种田轻松,有百姓拉不动犁,只能刨个小坑下种子,如何能增产?”

“我家就借马给周围的百姓种地。”王翰想起来了,对,没毛病。

他家势力大,正是因为这个,借牲口给百姓,跟李家庄子一样,百姓在借的时候喂就行。

谁想动他家,得问问百姓答应与否。

说抄了王翰的家,把马给百姓,百姓都不干,养不起。

百姓只在需要耕地的时候借马,平时还给王翰家。

除非换成牛,牛能养起,牛不需要喂精料,也不用加夜草。

牛只在眼见过了冬,开春前喂一些好料增膘即可。

不过百姓讲良心,怕被其他地方的百姓戳脊梁骨。

“看路。”张嘉贞开口:“看到时候路修得怎样,这边有河,河上走一段船,运起来并不麻烦。”

说完他换个话题:“一千俘虏,三千匹好马。把咱们当地不好的马送回长安,带着俘虏。”

“既然当下的时节草枯黄,派人到后突厥的地方,找上风头不停地放火,逼他们继续迁徙,乱其阵脚。”

关瑜锦出主意,他心中没有保护环境和保护动物的想法。

后突厥本身属于游牧的生活方式,他们逐草而居。

人为放火,可以打乱他们的生活节奏,不该迁徙的时候被迫换地方,牲畜和人都难受。

“明早李家庄子会送消息过来,一千骑的俘虏,不值得吵醒他们。”

张嘉贞想等等看,李易总能给出叫人想不到的惊喜,问问他。

他所不知道的是,李易刚刚被喊起来,看接到的电报。

“好,放火好,火攻之计用得漂亮,是得放火,庄子里有东西能够配合,那玩意儿的烟有意思。”

李易看完一大篇的电报内容,喝两口水,嘟囔着又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