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2/8页)

曲院风荷和万方安和都准备起产房来,另外稳婆也得准备妥当。

之前的两位稳婆之外,还得另外请两人过来才是。

宫里很久没这样的喜事了,就连太后都十分欢喜,谁不喜欢孙女孙子多几个呢!

乾隆对后宫不怎么在意,嫔妃的人数一直不多,而且大多都不怎么受宠,他也不爱踏足,于是孩子就不算多了。

太后有意选秀的时候增加后宫的人数,乾隆没这个意思,也就只能随他去了。

高贵妃的月份要小一些,因为头晕的关系,被勒令卧榻歇息。

沐瑶就笑道:“慧娘好好歇着,可不能到处乱跑了。”

高贵妃看她的样子就好笑道:“你啊,把之前我说的话都还给我了。”

她苦着脸,想到要好几天只能躺着,也能感受到沐瑶之前的痛苦和无聊了。

沐瑶就道:“放心,不还有我和曼音陪着你呢。”

高贵妃反而道:“这倒不必,让你走来走去的,着实不太好,还不如我们各自休养呢!等胎稳固了,咱们再小聚也不错。”

就是为难娴妃,估计要跑沐瑶那边,也要跑高贵妃这边看看,然后给两边的人都说说彼此的状况了。

沐瑶摆摆手道:“我坐软轿过来,也没多远,哪里会累着?钱太医也说我这一胎已经稳了,加上我也不是第一胎了,你更该好好休息才是。”

毕竟高贵妃之前身子底子比沐瑶要差多了,好不容易好起来,怀孕后只怕比沐瑶要难受得多。

加上高贵妃不算年轻,这时候第一胎,高龄产妇来说就更危险一些了。

乾隆也不是很放心,让钱太医每天早晚来给高贵妃请脉看看。

当然他也不让沐瑶每天都过来万方安和,她就隔天过来。

乾隆实在拿到处跑的沐瑶没办法,就让人把软轿布置一番,铺了很多柔软的坐垫,又让四个武艺不错的太监来抬软轿,走得就更稳当了。

沐瑶在里头几乎感觉不到多少颠簸,舒舒服服被送去万方安和,跟高贵妃说说话,一起赏景吃点心,时间门倒是过得挺快的。

她担心娴妃两边跑要累着了,就让娴妃索性跟沐瑶隔天来高贵妃这边,这样隔天能一起见面说说话,一天还能歇着,就挺好的。

娴妃知道沐瑶体贴自己,就笑着应下了。

最近外头发生的大事,就是履亲王的五儿子病了。

这位履亲王是康熙帝的十二子,生母定太妃万琉哈氏也是个长寿的,乾隆帝的时候就允了定太妃出宫,在履亲王府养老。

履亲王有六个儿子,四个刚出生没多久就去世了,一个四岁就病去了,唯一的一个独苗苗就是这个五儿子弘昆,已经十几岁了,还以为能平安长大,最近却忽然腹痛难忍。

弘昆疼得翻滚,还什么都吃不下,很快就消瘦下去。

乾隆命太医过去诊治,太医怀疑是阴肠痛。

这方子却尤为奇特,药引是一束葱,去根去青,只留下葱白,烘热后放在肚脐上,葱坏了就换新的。

若是手脚慢慢暖和,尤其手心出汗,再服下一碗四逆汤就能痊愈。

若是手脚始终不暖和,证明就是不可治了。

弘昆显然是后者,葱白烘过后放在肚脐,他依旧手脚发冷,额头还冷汗连连,太医只能摇头。

要是胡乱用别的汤药服下,很可能会更严重,太医只能暂时用止痛的汤药,想让弘昆舒服一点,他再请院首过来诊脉,看看有没别的法子。

然而弘昆根本就喝不下汤药,喝了就吐,人更虚弱了。

太医不敢耽搁,连忙请院首过来。

院首诊脉后,怀疑弘昆腹痛的缘故是因为腹中有虫。

如果不严重,用少量巴豆就能引出来了,但是弘昆如果十分虚弱,若是喝下一丁点的巴豆,那就会要了他的小命。

乾隆听说后很是头疼,履亲王到圆明园来,也是眼睛红红的,显然为这个儿子很是担忧,都没能好好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