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3/9页)

苏鸣凤趁着过年前让苏嘉凤在京城开了一家食肆,客人络绎不绝。

原本两家大铺面连在一起,以为地方已经够大了,容纳得了客人,哪知道苏召南名声大噪,被赏了温泉庄子,去食肆的客人就更多了。

京城太大,有些客人就抱怨过来要太远了一点。

不过也没办法,达官贵人都住在内圈,品级越低就往外住,越低越远,只能偶尔带着家眷过来吃一顿,就得匆匆回去了。

京城就没有缺钱的主儿,哪怕品级稍微低一点的官员也是。

于是苏嘉凤就琢磨着在最南边的地方也开一家,到时候方便住得远的客人去食肆吃一顿。

他一个人自然不成,又不能劈开两半,就打算问过乾隆之后,再派人开一家新店。

乾隆起初倒是觉得没太大的必要,在京城有一家食肆,来的都是附近住的达官贵人和身边的心腹,这就足够搜集消息了。

但是苏嘉凤却在信里提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品级低一点的官员,看着不起眼,作用却是极大的。

他们在朝堂中只在中层的位置,不上不下的,所以没能得到乾隆的注意。

然而他们却是承上启下的位置,对上头的消息极为灵通,对底下的消息也十分清楚,可以说比达官贵人们的消息更多更具体,甚至还来得更新了。

这就叫乾隆好奇了起来,芝麻小官竟然如此厉害吗?

不过他也注意到,翰林院的官员们自认清贵,很多小事自个做不来,都是小吏帮忙的。

哪怕六部也是如此,然后这些小吏身份都不高,只比宫人高那么一点,对官员们的事却是了如指掌。

上峰喜欢喝什么茶叶,平日爱吃甜吃辣,后宅有几个小妾,外头有没红颜知己,有什么特别的习惯。比如有一位就喜欢穿着袜子睡觉,而且三天才换一回,每次脱鞋子,味道都十分感人之类的。

说真的,哪怕粘杆处都没能清楚到这个地步。

于是乾隆大笔一挥,就同意了苏嘉凤的建议,还拨了一笔银钱给苏家,让他们物色新的铺面,然后因为位置要偏一点,甜品的价钱也能稍微便宜一些。

这笔钱买完铺面之后,余下的就当做是补贴了。

苏嘉凤看着信笺是哭笑不得,怎么做买卖还降价倒贴的呢!

他想了想,无奈提笔回信,婉拒了让甜点价钱更便宜的事。

这就让乾隆不解了,他懒得又去信给苏嘉凤来问,索性跑到景仁宫来问沐瑶。

沐瑶一想就明白,笑着解释道:“皇上自是体贴小官们的俸禄不如达官贵人多,去食肆的花费不少,他们可能去的次数也就少了。若是价钱减一些,他们就能多去两回,消息自然能更多一些。”

乾隆点点头,果真沐瑶最是懂他。

然而,沐瑶不得不说一个“但是”了。

“但是新开的食肆要是甜品减了银钱,那些小官可能宁愿跑去更远的食肆用餐,都不愿意去这个减了钱的新食肆的。”

不用说,这关乎的就是脸面啊。

他们宁愿紧巴巴的,攒一段时间的钱去跟贵人吃一样的甜品,而不是减了价钱,吃低一等的甜品了。

吃什么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甜品跟贵人们吃的是一样的,小官们只想带着家眷体会一下,并不是为的吃甜品这件事了。

虽然有些绕,乾隆还是听明白了,不由挑眉道:“原来如此,难怪你家大哥没打算减低价钱,朕还以为他是个奸商来着。”

沐瑶好笑道:“皇上这就误会大哥了,这恐怕不是他的主意,而是二哥的。大哥知道二哥肯定不会害他,又为了新食肆着想,所以才会鼓起勇气婉拒了皇上的这个提议。”

苏嘉凤对从商其实没那么聪明,也没太多新奇的点子,却十分听话。

只要他觉得是对的,就会坚持去做,哪怕乾隆都没能让苏嘉凤改变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