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第4/8页)

乾隆深以为然,思索片刻道:“那就让户部拨钱重整西药堂,别是太医院束手无策的时候,西药堂那边一问三不知,看能不能也拿出什么好药来。”

沐瑶点头附和道:“正是,咱们人才济济,又学习西药多年,怎么都不会给比下去才是,你们说是吗?”

两个中年西医很想说不是,却是没有这个胆子的,只能含泪点头。

乖乖,他们刚才还觉得纯妃是个好人,如今感觉她是挖了个坑等着两人跳下去了。

天知道西药堂学的就不是西方最先进的技术,毕竟漂洋过海传过来需要时间不说,对方也未必乐意教啊!

让他们钻研,还要比西方更厉害,这不是为难人吗?

沐瑶还真不是特意为难他们,而是琢磨着是不是真的能研究起来。

不然那些甲骨文化石恐怕都要给磨成粉,铁定留不住的。

她想到发小哭唧唧说研究样本太少,足足给磨成粉上百年,渣子都不剩了,就觉得怪可惜的,既然来了,怎么都要帮着保护起来,让后人好歹能研究。

阻拦是不可能的了,但是如果有更好的药物取代呢?

青霉素不用说,没有这个密封环境和实验器材,根本不可能做出来。国外都没有,他们这边连个实验室都没,那就真的是为难这两个西医兄弟了。

沐瑶却想起一种在青霉素之前的药物,叫做百浪多息。

刚开始这个百浪多息是作为染料做出来的,染的还是红色。

后来发现这种红色会依附在细菌上,虽然不能跟抗生素一样把细菌消灭掉,却会阻断细菌繁殖再生,病灶就不会加剧恶化,对急症尤为好用。

这种染料如今在西方刚出现,如果趁着他们还没发现这个能作为医用,把生产的机器一条链都弄进国内来,那是再好不过了。

暂时只能靠海关司,看能不能把这东西弄进来,给这两人研究。

沐瑶只知道一点皮毛,就需要专业的两人亲自去验证了。

等他们确认能作为药用,她再怂恿乾隆把整一条生产链都买进来,那以后在青霉素出现之前,百浪多息作为消炎药也能救下不少人。

尤其很多病症,成年人能靠自身的强壮熬过去,小孩子却很难。

为了减少小孩子的夭折率,让他们能够平安长大,这个药很有必要了。

想到永琏那天的凶险,沐瑶就很担心永璋。

这时候可没有儿科,都是中医,但是中药对孩子来说效果稍微慢了一点。

如果是平常的病症还好,要是急病的话,太医们就有点抓瞎了。

看看这次,要不是两人误打误撞带着刀尖药,沐瑶又恰好知道这个东西,永琏恐怕就真的要救不回来了。

沐瑶慈爱地看着这两人,以后能不能用上新药就靠你们了!

两人被看得后背发毛,只得苦笑着连连应下。

乾隆对救下永琏的人很大方,直接送了真金白银,又让工部派匠人重新修缮了西药堂。

西药堂还是原来的看了样子,已经很多年没怎么修缮过,有些破旧。

修缮好可以说是焕然一新,甚至还扩大了一些,建起了实验室。

实验室归曾家两兄弟所有,他们是全权负责人,有权让人能进实验室,谁不能进。

甚至海关司为了讨好他们二人,从外国人手里采购了一批实验器材送了来,价钱都不低。

当然这个钱是户部出的,都算在奖赏里头了。

至于沐瑶这边,年薪提了,名号暂缓一段时间,苏家却被直接提上来了。

从正五品的云骑尉,直接提为一等伯。

乾隆甚至赐了封号,把苏召南封为承业伯。

云骑尉的俸银一年只有八十五两,一等伯的俸银却是五百一十两了。

而且一等伯是世袭的,还不必降级世袭。

可以说如果苏召南去世后,将会有长子苏嘉凤来继承,也会是一等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