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第2/7页)

可惜谦妃比沐瑶更宠着孩子,只让弘曕每天玩儿开心,哪里会教他识字,更别提是读书了。

如果不是果亲王突然去世,弘曕被过继出去,其实弘曕这样也没错。

他作为先帝最小的孩子,年纪又小,对乾隆没有威胁,岁数比永璜和永琏还小,被宠着当个闲散富贵人过一辈子就足够了。

起码乾隆肯定不会缺弘曕吃的穿的,等到了年纪按部就班有个先生慢慢教着,开始上堂,再长大后出宫建府,他再办点简单的差事,这辈子就如此过去了。

谦妃十几岁就进宫了,不到二十岁就生下弘曕,没几年功夫先帝就去世了,然后乾隆登基。

她年纪轻轻就守寡,更是把弘曕当做是救命稻草一样,也是宝贝得不行,含在嘴里都怕化了,于是就宠溺过头了一点,也是情有可原了。

谦妃没太大的野心,只想着好好养大弘曕,然后跟着他出宫在府里荣养,这辈子就是如此了。

哪想到弘曕突然被过继,于是他之前懒散的生活就成了大问题。

乾隆得知谦妃居然不教弘曕识字,更没让他写几个大字,简直气得不行。

他看着永璋才丁点大,已经会写不少大字了。

虽然写得歪歪扭扭的,起码永璋也会认字了,看书磕磕碰碰也能猜出点意思来。

弘曕要年长几岁,居然一字不识,这是要气死自己吗?

乾隆忍不住又来跟沐瑶吐槽,恨不能早两年把弘曕的功课给捡起来的。

沐瑶心想乾隆对永璜和永琏的功课都没太在意,怎么可能去抓弘曕学字呢!

他也就说说,主要如今弘曕是亲王了,大字不识的亲王估计也是百年来第一个了。

乾隆恐怕是觉得丢脸了,毕竟弘曕养在宫里却大字不识,这不是间接证明他之前对弘曕不上心吗?

他对外说的对这个弟弟有多好,其实也就那样?

要是这事传出去,朝臣们私下嘀咕都要怀疑乾隆想把这个幼弟弟养废的。

天地良心,乾隆还真没有,他刚登基多忙啊,而且弘曕才丁点大,对自己压根没威胁,养废来干什么?

主要弘曕养在谦妃那边,乾隆也不好多过问,只以为后宫嫔妃多多少少都会提前教导小阿哥们,所以就没想那么多。

哪知道谦妃还真的能什么都不教,只等着到了读书的年纪,再让弘曕开始上学就好了。

乾隆吐槽归吐槽,如今也只能收拾这个烂摊子了。

除了老先生做启蒙之外,还派了个识字的女官去弘曕身边。

白天听老先生上课,晚上就跟着女官练大字,弘曕怎么都能尽快补起来了。

然而弘曕哪里试过这么累的生活,天不亮就要起来上课,中午吃饭后午休一会就要起来学武。

他年纪还小,只做基础的,扎扎马步,或者骑小马绕一圈而已,也是有点累。

等回去吃过晚饭还有练字,又要复习白天学过的,弘曕就累得不行,忍不住委屈哭了起来,一直叫着谦妃想要回去原来的生活。

原来多自在舒服,如今他就有多难受,一晚上哭个不停,第二天早上女官就发现弘曕发热了,吓得赶紧去请御医。

乾隆特地过去门口看看,问了御医,知道弘曕这是累病了。

加上哭得厉害,心有郁郁,这才让身子骨受不住病了的。

乾隆简直郁闷坏了,跟沐瑶提起的时候都无语了:“这才几天功夫,弘曕居然就受不住病了。也没学几个字,练武又简单,还有女官帮着复习,他怎么就病了呢?”

他是百思不得其解,尤其弘曕小小年纪竟然心有郁郁,把乾隆震惊得不行。

沐瑶就道:“可能是骤然离开谦妃,又跟之前的生活截然不同,果亲王这是有些不适应了,估计需要循序渐进一些为好。”

一下子来得太猛了,孩子刚离开生母原本就有些惶惶不安,作息跟之前又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