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2/6页)

他们几个大男儿没给家里想出什么营生,倒是累得妹妹伤神了。

苏嘉凤也是这么想的,只感觉这些不是方子,而是妹妹对家里沉甸甸的心意:“你放心,此事我回去就办。有这些独一份的方子在,必然能把店面办起来。”

沐瑶又问了家里的银钱够不够办一家店面,不必太大,但是最好有二层,然后都是包间。

苏岐凤顿时奇怪道:“为何如此?”

毕竟一般酒楼都有大堂和包间,这居然只有包间没有大堂吗?

沐瑶就解释:“这些甜点想必夫人、姑娘和小孩们最是喜欢,她们必定是不想在外面抛头露面的。另外男子若是喜欢,也不想被人看见。”

这么甜腻腻的东西,被人看见自己吃了,总归有点不好意思。

若是一家子去的,夫人孩子也不乐意被人盯着吃东西,包间是最为妥当的。

“包间也不必太大,能容下几个人就好。想来吃甜点的话也不会一大群人一起来,最多姑娘们约上两三个手帕交一起去,然后就是一家子过去。”

沐瑶细细叮嘱,这就是清朝第一家甜品店了,只有几个甜品的类别还是太少了一点。

但是她这时候只能交代道:“等天热了,店里还可以出沙冰,另外做棒冰之类的。”

这时候冰块还不好得,价钱也高,自家今年没准备,地窖里留存的冰块肯定不多,年底备起来就是了。

沐瑶絮絮叨叨了一会,再抬头就见两个兄长眼圈都红了,顿时惊住了,喃喃道:“哥哥们这是怎么了?”

苏岐凤摇摇头道:“娘娘如此为我们着想,弹精力竭的,叫我们当兄长的实在惭愧又心疼。”

苏嘉凤附和着点头道:“是啊,娘娘思虑过多对身子骨不好,方子这些我们以后会慢慢努力添一些,娘娘只管放心就是。回头我们有什么事也写信过来,告知这买卖办得如何。”

他原本想着江南那么远,让京城的沐瑶担忧不好,打算只写信来报喜报平安就行了。

后来想想这样不是让沐瑶更担心,还不如照实说了。

沐瑶好笑道:“没事,我平日就喜欢琢磨这些。若是以后得了好的方子,也会写信让人送回去给哥哥们。”

她又问起二哥,苏鸣凤从小体弱多病,所以这次出海才没有他,留在家里陪伴阿玛和额娘的。

虽说体弱,这位二哥的脑瓜子却特别好使。

苏岐凤路上得了信,就捡着说了点:“二哥聪明着呢,陪着阿玛去清点库房,顺带把那些送帖子的商人都拦在外头了,拖着就是不见。”

这招数实在高,让商人们都挑不出错来,既不会得罪人,也没跟这些商人扯上关系。

拖到接任的人来了,那些商人自然不会继续在苏家这边使劲,而是跟新来的人使劲了。

苏家人就能全身而退,然而就跟沐瑶说的那样,他们为了避嫌,不惹来乾隆的疑虑必须安安静静的。

但是不当官不做买卖,苏家如今抬了旗,除了一点旗人的福利之外就没其他了。

总不能坐吃山空,不如做点买卖。

但是如果做点平常的买卖,需要进货的渠道,就得货比三家,不可能不跟别的商人打交道了。

来往越多,越是麻烦,还不如做这种独一份的买卖。

既不会卖差不多的东西跟人竞争,也不怕抢了别人的饭碗惹来麻烦。

沐瑶想得越是明白周到,两兄弟心里越不是滋味。

眼看两人的眼圈更红了,惹得沐瑶也忍不住眼睛有点酸酸的,泪水快要跟着下来了。

“这是做什么,一个个怎的都快哭了起来?”

乾隆神出鬼没,忽然过了来,沐瑶赶紧带着两个哥哥行礼。

看沐瑶低着头没能完全遮掩住的红红眼眶,乾隆搂着她的肩膀怜惜道:“跟家里人见面,你怎么难过起来,看着快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