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第3/3页)

这些赚钱的门路,要不是有自己人带着过来,他们怎么会知道?

临走的时候,江小满跟对方加上了好友,还特意要了名片,打算等回去之后,再弄点上好的岩蜜,让老爹给他雕两样竹雕摆件寄过来做谢礼。

人家帮了他们这么大一个忙,总不能一点表示都没有吧?

晚上,表嫂把闺蜜一家也请了过来,一屋子人吃吃喝喝,山荣就问江小满,他们村的合作社现在办的怎么样了,听说养蜂合作社和茶叶合作社都办起来了,他老兄弟江有粮居然都混成了非遗传承人,高兴的直拍桌,恨不得明天就收拾行李,跟江小满去郎山村看看去。

江小满他们这次过来,本来是打算看看板栗沟这边用的菌种怎么样的,要是性价比高的话,他们就想先采购一批带回去试试看的。

谁知道听合作社的大姐这么一说,三个人,尤其是江小满觉得,既然要把这个产业做大,最好是一开始就由官方出面,像板栗沟这样,由村里和农大合作建立实验基地。

这样的话,以后新的合作社可以享受到更多政策红利不说,技术上的难题也一并解决了。

听到山荣说想去郎山村看看,江小满顺势就举起酒杯,邀请表舅和表舅妈一起去他家玩。

反正他家现在客房多,就算表舅全家都去玩,也能住得下。

最重要的是,他得赶紧回村,然后去镇上和孙主任商量一下。

江小满心里清楚,这事儿如果是他们提出来的,村干部不一定愿意干。

基层就这么个情况,反正每年工资都是那么多,工作干多干少对工资也没多大影响,村干部们宁可省点事,也不想给自己惹麻烦。

再说了,加班费再多,能有他们上山捡菌子赚得多吗?

这段时间郎英的加工厂在收菌子,他们镇上附近好多村干部也跟着一起上山捡菌子去了。

早上天不亮起床,先上山捡几个小时,等时间到了,下山去上班打卡,下午下班再回家帮家里分拣菌子……

这样一个月下来,赚的钱比他们工资还多呢,谁还愿意无偿在单位加班啊?

要想把这件事给做成了,靠他们去跟村里磨是不行的,得想办法让镇上当做一个政治任务压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