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第2/3页)

这么一想,卧槽!怎么感觉好像离婚带着孩子,还能过的更轻松点?

……

郎英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村里好些留守妈妈们羡慕的对象,她家今年放的蜂桶不多,还有点晚,现在还没到割蜜的时候,不过,江鱼他们体谅自己两个孩子负担重,跟她说好了,这段时间请她来帮忙分装蜂蜜。

虽然不如做熏鱼那会儿赚的多,但一天能挣80块钱,在农村也不算少了。

郎英很珍惜这份临时工作,山岩他们在摇蜜,她也没闲着,帮着做做饭、带带孩子什么的,倒是给江鱼帮了好大一个忙。

春蜜稀薄,不易保存,摇下来的新蜜要尽快卖出去。

江小满又从村里雇了好几个手脚勤快爱干净的留守妈妈,让她们早上把孩子送去上学就到他这里来帮忙装蜂蜜、打包快递。

和郎英一样,早上八点半做到下午四点,让她们先把孩子接回去安顿好,晚上六点过来,再做到九点钟,这样一天下来,家里也能照顾到,她们也能赚足一天的工钱。

看到这帮留守妈妈一天到晚围着家庭孩子老人转,江小满总算是明白,为什么好多私人企业都不愿意雇佣宝妈了,也明白为什么好多女人有了孩子,就不得不辞职在家当全职妈妈了……不是不想工作赚钱,而是生活根本不允许。

也幸亏他这边灌装蜂蜜并不是什么赶工期的活儿,不然就算他想要照顾这些留守妈妈也没办法。

赶工期的时候,谁还会让你中午跑回去给娃做饭喂饭、下午再跑去学校接娃放学呢?

但江小满这里就可以!

毕竟,谁让他是不知名时间管理大师·江老板呢?

之前请郎英来帮忙做熏鱼的时候他就发现了,农村带娃的妈妈们真的是太难了,经常是干着干着,家里来电话了,要么就是孩子哭了,要么就是要做饭了,要么就是该喂猪了……仿佛家里离了她们,全家都得饿死一样。

江小满知道她们的难处,上工第一天就给她们制定了一张特殊的“工作时间表”——

他这里并不打算像城里的工厂那样,实行严格的八小时或者十小时工作制,他实行分段制。

早上8点半到11点半,三个小时;

下午1点半到4点半,三个小时;

晚上六点到九点,三个小时;

全天一共9个小时,全部准点上工的话就有100块钱,中间迟到或者请假的,一小时扣10块钱。

郎英从打工人变成了小组长,负责全天的绩效考核。

其实如果买机器灌装的话,虽然暂时要花一大笔钱购置机器,但长远看还是比人工便宜的。

但江小满从没想过要买机器,至少暂时不行。

最起码,在这帮留守妈妈们有能力靠养蜂和种花茶赚钱养家之前,他还得尽可能多的给她们提供就业机会。

而且现在看来他也没有太吃亏。因为孙哲远告诉过他,像养蜂合作社、特色农产品种植这类扶贫项目,如果能坚持雇佣本地贫困家庭成员,解决贫困户就业难问题,后面还可以申请别的福利政策,比如说低息贷款或者一次性的专项补贴之类的。

可这些大家都不知道哇!

现在村里人,尤其是这帮留守妈妈们,提到江小满,那简直就是她们的亲弟弟!

不,比亲弟弟还靠得住呢。

毕竟她们中的很多人,之所以嫁到郎山村这么穷的地方,很多都是因为家里要给哥哥弟弟攒彩礼,越穷的地方出的彩礼越多,等于就是一次性买断,家里为了给哥哥弟弟娶媳妇,自然是要卖了她们。

自家亲兄弟但凡有一点良心,又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亲姐妹被推到火坑里?

没想到的是,娘家兄弟靠不住,江小满这个异姓兄弟,却处处为她们着想。

“唉!你们说,要是小满是咱们村妇女主任,那该多好啊!”仓库里,几个妇女戴着防尘口罩,一边灌蜂蜜,一边聊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