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第4/5页)

她取出通缉令上黄国纪的头像让孙铁锁观看,孙铁锁盯着瞧了好一阵,笃定道:“这个人我见过!”

八年前皇帝派一批宦官去南京祭祀孝陵,孙铁锁参与接待,其中一人和画像上的人长相极为相似。

蒋少芬赶紧通报陈维远,陈维远又向皇帝禀报,通过内官监查询当年派遣人员的名单,排查确定孙铁锁指认的是一个叫“石梁”的人。

此人回京不久被调去景山百果园看园子,那里既属皇城范围,又远离人们的视线,因此躲过了皇宫内外的大搜查。

锦衣卫赶去百果园抓人,与石梁一同当差的人说他早上还在,然而军士们搜遍整座景山都未见人影,这下打草惊蛇,那厮定然远遁了。

皇宫住地狭窄,底层宫婢宦官须多人合住一屋。

百果园房舍比宫内宽敞,宫人们享有独立的房间,也更易隐藏秘密。

人们在石梁的住所搜出一些金银财物和刀剑毒药银针等凶器,又在床下发现几个玄武岩石块。

石块上布满小孔,这些孔洞大小一致,浅的只数毫深,深的可容纳一指,不知做何用途。

蒋少芬检查过那些石块,骇然道:“这些孔洞都是用手指凿出来的,看深度这厮的功力已经恢复了。”

以黄国纪当前的武功,她和红姑加起来也难抵挡。

比起太子,她当然更在乎柳竹秋的安危,立刻去忠勇伯府看望她。

柳竹秋已收到黄国纪再度潜逃的消息,安慰她:“上次你和我爹在蓬莱馆演的那出戏很管用,奸党在除掉太子前不会把精力耗在我身上,你专心护卫殿下,我这边自会小心。”

她一直惦记着外公的死因,觉得此时询问,蒋少芬或许会松口,便说:“黄国纪被端了老窝,再难找到百果园那样隐蔽的藏身地了,相信很快会暴露行踪。你现在能告诉我,他当年是如何害死你爹和乡亲们,还有我外公获罪的原因吗?”

黄国纪功力暴增,蒋少芬怕自己遭遇不测令冤情沉匿,决定先吐露部分实情。

“二十三年前,我们本源教的一些教友生活在荆州府西南松滋镇旁一个叫万家乡的村寨里。居民都是北方逃难来的流民和当地的土夷。那年皇帝派内官整顿荆襄流民,那钦差太监路经荆州府时被长江上的水匪打劫,沿途收受的贿赂和搜刮来的钱财全被抢走了……”

太监狼狈逃生,事后勒令荆州知府柯游七日内侦破此案,否则就要他的脑袋。

朝廷对匪盗案限定了侦破期限,逾期不破案会受处罚,而得罪了皇帝身边的亲信宦官,定罪时更要被打击报复,因此“掉脑袋”绝非单纯的威胁。

柯游为保命,千方百计找门路,并悬赏一万两银子追查匪徒。

告示没引来知情者,倒勾出一个狼心狗肺的恶人:黄国纪。

“他本名石金威,原是我教教徒,因屡犯教规正面临处罚。他记恨众教友,又贪图赏金,便跟柯游接上头,说万民乡住着一伙白莲教教徒,乡民都是信众,打劫钦差的土匪也在其中。”

朝廷将白莲教定义为反贼,一经发现不论皂白统统剿杀。又正值整顿流民期间,各地暴、乱频发,出兵镇压乃是常态。

柯游得了这条线索,自谓不仅能交差还可立一大功,至于天理良心那都是身外物,悍然出动荆州的五万驻军兵分几路攻打万民乡。

这一去引得哀声冲天幕,血光凌穹苍,两万余平民在一天之内尽受屠戮。

或身首支离于刀刃下,或恐悚自绝于水井溪石间。更有弱女幼童被官兵驱赶至屋舍内封门焚烧,病夫老者被扔在道路上纵马践踏……

蒋少芬住在东寨,官兵来得较晚,她和父亲蒋玉昆收到消息,带着百来号乡亲出逃,不久大批官兵追来,蒋玉昆留下断后,让她带队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