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第2/4页)

孟亭元心里有数,看到唐振奇的阴森嘴脸,表现仍四平八稳。

唐振奇盛怒下不顾形象,阴鸷逼问:“先生可听说朝鲜那边的传言?逼反张钦的人就是温霄寒。”

孟亭元镇定道:“老朽前日刚收到消息,正想跟大人商量。”

“商量什么?”

“老朽怀疑温霄寒是太子派来对付你的。”

唐振奇打个哈哈,冷嗤:“先生还真是料事如神那。事到如今,你有何高见?”

他怀疑孟亭元和温霄寒是一伙的,借此试探。

孟亭元沉吟片刻,正色道:“现在除了另立储君,似乎没别的办法了。”

唐振奇暗暗惊讶,盯着他严厉质问:“先生是朝廷重臣,怎敢说这大逆不道的话?”

孟亭元微笑:“霍光是汉武帝的重臣,不也废了昌邑王,改立汉宣帝吗?当今太子非皇后亲生,且资质庸陋,难承大统,为江山社稷着想,就不该让他再鸠占鹊巢。”

唐振奇更惊:“你是如何知道的?”

他指的是太子的身世。

“和大人一样。”

孟亭元从袖子里取出一卷书稿递给他。

唐振奇打开看,题目是《东岳嘉宁寺碑记》。

章皇后的祖籍在山东泰安,靠近泰山脚下。

去年她想替母亲安国夫人在老家捐修一座家庙,庆德帝跟她感情破裂,皇后该有的礼遇依然照旧,像这种花钱尽孝的事都随她自便。

家庙建好,需立碑记事,章皇后请孟亭元执笔。

这点唐振奇早已知晓,今天看到碑文原稿,带着疑惑粗粗浏览,竟在中间一行看到“皇二太子”等字样。

看碑文内容,嘉宁寺是为颍川王祈福的,孟亭元在文中称其为“太子”,定是秉承章皇后的旨意。

他猛地抬头瞪视孟亭元,明白他也被皇后收买了,迟疑良久,抖一抖手中的碑文。

“先生写这种东西会被灭族的。”

孟亭元笑道:“那石碑刻好后藏在庙里不为人知,若将来颍川王得登大宝,取出来就是老朽的功绩了。大人深受皇后娘娘器重,于公于私都该早日表明立场,而不是首鼠两端,坐以待毙。”

他提出夺嫡口号,就不像是朱昀曦的拥趸。

唐振奇疑憎骤减,稳重地表态:“先生言之有理,但砍树前应先除掉树周围的荆棘。温霄寒那小子是死忠的太子党,且诡计多端深得陛下宠信,有他在我们的计划定会受阻。”

孟亭元颔首:“此人的确碍事,不独大人恼他,老朽几次受其愚弄也怨气难平。只是他目前正得势,元宵夜又在南熏殿耍花招先将了大人一军,目下殊不易图啊。”

唐振奇恨道:“说到这个,那日陛下果然上了他的当,今天还为此事责备我。我生平未被人如此设计,不弄他个碎尸万段实难消我心头之恨。”

孟亭元想了想,提出建议:“兵家有‘避实击虚’之说,既然不能直接正面出击,我们何不绕开他,先从他的同党下手?”

唐振奇眼前一亮:“先生以为谁最合适?”

孟亭元伸食指蘸了茶水,在案几上写下三个字:萧其臻。

这个选项甚合唐振奇心意,他还没完全打消对孟亭元的怀疑,故作烦恼道:“此人做事谨慎,抓不到什么把柄,可否请先生设计谋划?”

孟亭元从容接受考验:“大人若信得过,此事可由老朽代办,但需要多一点时间。”

唐振奇大喜,恢复往常地恭敬态度,承诺会为他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

二月柳竹秋收获一些好消息,她被授予正五品职官,担任通政司左参议,负责检查各地政府的奏章。

她申报记功的名单通过朝廷审核,上面的人都荣获嘉奖。何玿微、滕凤珍因此受到提拔,升调入京。一个出任大理寺右寺副,一个任顺天府推官。

他们三月前先后进京就职,三月初一这天与京官们一起入宫,在皇极殿参加大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