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第2/4页)

阮楷蔼笑:“阿秋,快坐吧。”

柳邦彦却说:“长辈跟前哪有小辈的座位,就让她站着说话吧。”

他存心立威,以防柳竹秋待会儿抗命。

阮楷便向柳竹秋道明来意。

听了他的夸夸其谈,柳竹秋知道长辈们是在向她发号施令,并没想过征求她的意见。

应付这类事她经验丰富,乖巧回复:“表姑父费心了,这事让老爷拿主意就好,孩儿怎敢参言。”

阮楷强调:“我们是真心疼爱你,并不是因你年纪大了急着打发你出门。知道你是你爹的掌上明珠,真有了好的才敢说给你,若对你不上心,我也犯不着大老远跑这趟。”

柳邦彦唱和:“只有自家亲戚才会对你这么上心,也不想想自己的条件能找到这样的丈夫已经是撞大运了。我们这些做家长的都拉拨你到这份上了,你再不感恩领情,老天都不容你。”

直接顶撞准没好果子吃,柳竹秋甜笑:“老爷说得是,孩儿也正想向表姑父磕头谢恩呢。”

说着走到阮楷跟前作势要跪。

阮楷急忙阻止:“自家人何必多礼。”

扶起她苦心劝诫:“阿秋啊,一般人家的女儿到你这岁数都做母亲了,你爹娘抚养你很不容易,你要给他们争气啊。”

意思是让她婚后好好相夫教子,服侍公婆,别给娘家人丢脸。

这匡举人的确是近几年少有的符合柳邦彦女婿标准的人选了,送走阮楷他便吩咐范慧娘着手替柳竹秋置办嫁妆,恨不得一口气准备停当,明天就送女儿出嫁。

柳竹秋当然不会就范,去向白秀英求助。

白秀英知情后愤懑不平:“那姓匡的就想找个管家婆替他传宗接代,顺带伺候爹娘。他一个人在外做官自在快活,又攀上了富贵人家,这算盘一箭三雕,还不美死他。”

柳竹秋说:“他算盘打得再精,我不上钩也是白瞎。”

白秀英问她这次打算如何应对。

她不慌不忙道:“你去约你姨妈家那几个表嫂表妹后天去广化寺上香,到时我也去,当天便能办妥此事。”

广化寺位于北海东岸,这一时节天青水碧,竹树森疏,是游玩的好去处。

白秀英的姨妈夫家姓唐,爱她如亲女,唐氏表姐妹和两位表嫂也同她感情融洽,听到邀约欣然而至。

柳竹秋早和她们玩熟了,众女去寺里拜过菩萨,施过功德,出寺到水岸边游逛。

柳竹秋领她们来到湖畔一座八角凉亭。

那亭子连着一座名为“听风”的水榭,里面正坐着两三个游人。

蒋妈先去与之协商,对方听说官宦人家的女眷想来歇脚,忙主动避让。

等游客都去了,仕女们方步入水榭,只见一溜粉壁上留有许多游客的墨迹,诗词歌赋不一而足。

唐氏诸姊妹亦好文,逐一观看那些题字,优劣雅俗不等。

柳竹秋拉着白秀英的手走到南面的粉墙下,悄悄向她递眼色。

白秀英顺着她的视线看去,找到了一首《点绛唇》,回头高声招呼其他人:“你们快来看啊,这儿有温霄寒的词。”

众女忙赶来围观,见那几行草书写得奔腾放纵,驰骋不羁,词云:“天际云飞,烟涛漫卷凭阑久。当年沽酒,纵马观春柳。莺舞燕啼,酣卧芳丛后,湿罗袖。梦约佳偶,月下携纤手。”

旁边落款名正是温霄寒。

唐家大表嫂戏噱:“这温大才子果是个风流种,怕不是与相好游春时写下的。”

她怎会想到这首词是去年柳竹秋和一班士子前来游湖饮宴时,经人怂恿,趁着酒兴随意涂抹的。

柳竹秋为避开匡家的火坑,把这早已扔到九霄云外的闲事捡起来当做改运符,笑道:“这首词写春意之撩人,情味颇浓。待我来唱和一首。”

众女知她善吟咏,出口就能成章,可随意与陌生男子唱和也太失体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