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第2/4页)

今天在内阁值班的小太监是柳尧章在文书房的学生,已受其请托代为关注此案动向,听到唐振奇传令,忙写了张便签让伙伴送交柳尧章。

柳竹秋以死罪状告贾栋,依照律法诬告他人死罪未遂,自身按同罪折等领罚,也就是杖一百流放三千里,再按半罪处置就是杖五十后判处三年徒刑。

柳尧章眼看妹妹将要坐牢,急忙称病回家与亲友们商议,众人都一筹莫展。

不久文小青派去给苏韵送信的丫鬟带话回来。

“舅爷说他这便去向乐康大长公主求情,公主殿下向来赏识温孝廉,或许会设法救护。”

柳尧章知道苏韵更得公主宠爱,由他出面公主定会通融。

其实大长公主前日便召苏韵今晚去府中唱戏,苏韵让戏班临时改了戏码,换上一出《紫玉川》,讲的是一名书生被奸臣害死,其妻千里上京伸冤告状的故事。

苏韵饰演少妇,在为夫鸣冤一折中如泣如诉演唱:“天黑黑 ,地沉沉,痛官人蒙冤身亡,害我夫妻死别各凄惶。恨奸佞贪赃枉法,官官相护,先将我夫毒打流放,黑牢里蹊跷身亡。数载沉冤旦夕未忘,报夫仇不惜殒身夭殇。只盼神州现青天,接下我这血泪诉状……”

一曲唱罢委顿于地,久久痛哭不起,其他演员接不上戏,全都恛惶无措。

公主看苏韵唱戏四五年,没见过此种情形,叫人将他带下台来问话。

苏韵走到公主座前跪拜,依旧泪雨滂沱,脸上妆都哭花了,显然绝不仅仅是入戏太深。

公主奇道:“韵之为何如此伤心?”

苏韵悲戚哀告:“殿下恕罪,苏韵适才做戏时不由自主联想起身边事,与戏中情节相映照,竟丝丝入扣,心有所感是以悲恸难禁。”

公主越发好奇,命他详加解说。

苏韵道:“不知殿下可曾听说温晴云与贾阁老的公子争讼一事?”

这案子甚为轰动,公主早有耳闻,还比普通人知道得更详细,连皇帝要怎么判罚都猜出了一二,点头后命他往下说。

苏韵装出迟疑模样抽泣:“小人今儿听人议论,说陛下已传旨要判温晴云徒刑,果真如此他的名声前途不就毁了吗?小人虽与他交往不深,但上次遇刺时幸蒙他及时搭救才得以存活。救命之恩,没齿难忘,并且深信如此义勇之人绝不会因私诬告他人。若有可能,小人真想替他承受这牢狱之灾。”

温霄寒是乐康大长公主一手发掘的,爱才之心更胜旁人,又很看不上贾令策跟红顶白的丑态,内心本是偏向温霄寒的。

见苏韵当面为其申辩,明摆着在向她求救,愿意适当施以援手,揶揄道:“搞了半天你这些眼泪都是为那温霄寒流的,难怪本宫觉得今天这出‘为夫鸣冤’你唱得比往日都好,原来是身临其境,人戏合一呀。”

苏韵怕坏了柳竹秋的名节,忙辩解:“温孝廉只与小人说过两次话,小人感念他的恩德,甘愿舍身相报。”

公主畅笑数声,感叹:“自古才子多风流,温霄寒那样的才貌确实值得佳人青睐。看在你对他用情至深的份上,本宫可以替你们去陛下跟前说说情,但结果如何还得看他的运气。”

次日一早,乐康大长公主入宫看望太后,“顺便”去乾清宫向庆德帝请安。

她是皇帝的姑妈,进宫就是回娘家,去找侄子聊个天,皇帝如无紧要公务也得放下手中事礼貌作陪。

此番公主来得也巧,正赶上唐振奇在向庆德帝奏报朝政。

庆德帝请公主上座,姑侄叙了些寒温,公主装作不经意地问:“老身听说那温霄寒与贾栋的官司已有了结果,陛下准备将他判处徒杖?”

庆德帝微微诧讶:“姑姑听谁说的?”

公主装傻:“老身入宫的路上遇到陈良机,他说昨天陛下派人传了口谕给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