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第3/4页)

庆德帝先询问首辅贾令策的意见。

贾令策说:“此案审理历时数月,民间众议汹汹,多有怨朝廷办事拖沓,审案官糊涂无能的。微臣认为当前应以平息民愤为首务,既然崔逢源罪情确实,就该尽早结案,依律斩决罪犯,还公道于人心。”

庆德帝未置可否,改问孟亭元:“事情是从你们礼部闹出来的,你这礼部尚书有何看法?”

孟亭元隤然道:“微臣治下不严,对部署失于训导,酿出此等大案,惶恐羞愧以极。恳请陛下责罚。”

庆德帝眉头微皱:“你没同他们串联作弊,已罚了你一年俸禄,够抵失察之罪了。朕现在是问你,觉得这件案子该如何了结?”

孟亭元说:“陛下圣明独断,各位审案官奉严旨秉公审问,才使案情柳暗花明。但如今案件尚存疑点,比如崔逢源是如何偷盗考题,又是如何指使人杀害白一瑾,嫁祸柳邦彦的,供词里都未交代清楚。诚如贾大人方才说的,此案举世瞩目,民愤极大,草率完结恐令人心不服啊。”

他做为唐振奇的拥趸,跟盟友唱反调,贾令策等人都不禁犯疑,首先想到的是唐振奇或许私下跟他说了什么。

庆德帝挨个问下去,其他人分别站队贾令策和孟亭元,觉得他俩都是唐振奇的人,跟谁都没错。

陈良机这泥水匠最精明,不直接表态,只切实地提出建议。

“微臣推测,假若崔逢源尚有隐瞒,定是受人胁迫。陛下可许他戴罪立功,若供出背后主使,他的罪过便由他一人承担,不追及亲眷。如若不然,就将他的妻儿亲族一并治罪。他若不是傻子,自会权衡。”

他谁都不得罪,还因言之有物获得皇帝赞许。

庆德帝采纳了陈良机的意见,命有司速去执行。

贾令策等人眼看薛汝春已是棉花失火没得救,抢着去向唐振奇报讯,还趁机状告孟亭元吃里扒外,说若非他先向皇帝拱火,事情还闹不到这地步。

唐振奇知道手底下这帮走狗也会拉帮结派,争风吃醋,因孟亭元格外受他礼重,眼红的人多,平时没少来使绊嚼舌,他并不轻信,总要亲自观察后才做判断。

当晚孟亭元登门求见,说要请他看戏。唐振奇询问戏名,听他说:“关云长刮骨疗毒。”,顿时微怔。

孟亭元击中他的心思,顺势说道:“割肉刮骨虽痛,但若放任毒素蔓延,定会危及性命,孰轻孰重,大人该一目了然。”

这几日唐振奇接连收到薛汝春的求救信,念及昔日情分,着实有些割舍不下,愁叹:“道理都懂,可那皮肉长在臂上多年,一朝割去难免会作痛啊。”

孟亭元笑道:“大人重情重义,他们却把您架于涂炭。仗着您的宠信,天大的事也敢擅自作主。试想若无人揭发,他们会向您坦白吗?自己捅的篓子,还妄想您来善后,这样妨主的狗,留之何用?”

唐振奇受他引导,想起薛汝春偷偷售卖考题,事发后才摇尾乞怜,确实只把他当挡箭牌利用。

这些年这小子狗仗人势捞到无数好处,见了他花说柳说讨好,实质的孝敬却没多少。过去高兴时不计较,如今冷静细算,这买卖真亏大了。

他手下多的是乖顺的贱人,何必为这滑头贪吝的担风险?早早除掉还能过个清净年。

想通这点,他便相信孟亭元在圣驾前那番谏言是在维护他,比贾令策这些蠢蛋都清醒高明。郑重致谢后派人护送老先生回家,再命人连夜将薛汝春悄悄接来。

薛汝春奉旨闭门思过,本不敢顶风犯禁,为着唐振奇是唯一救星,急吼吼赶到他家,见面便哭跪磕头,抱住唐振奇的腿喊救命。

他年过三旬,已不复当年容华,连日精神煎熬,此刻又没化妆修饰,人老珠黄的痕迹暴露无遗,更兼姿态卑贱猥琐,令唐振奇深恨当初瞎了眼。假意安抚两句,命人摆酒款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