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第4/5页)

还主动跟她分享了一个小秘密。

“我家出事前,有位新科进士来拜访我爹,我爹见他一表人才就动了招婿的念头,叫我躲到屏风后偷看,说看中意了就让媒人去提亲。”

柳竹秋见她笑意含苞,猜她当时很中意,忙问后话。

宋妙仙叹气:“不久我爹就被诬下狱了,我遭了一连串的罪也以为这事没后话了。谁想那进士前年入京朝觐,偷偷跑来看我,赠送了一些礼物银两。我不想再有遗憾,便留他住了三天,把该干的不该干的事全干了。之后才听说他来看我之前已同一户人家的小姐成亲了,前脚洞房花烛,后脚就来我这儿叙旧,完事便带着妻子回任上去了。”

柳竹秋感叹:“这人也是想了却心愿吧。他走时可曾跟你允诺过什么?”

宋妙仙笑道:“正因为他没跟我海誓山盟,我还肯念他的好。认真想想我对他并不了解,跟你一样,见他年轻俊俏心里就痒痒的。放在以前做官家小姐的时候,我肯定不敢往这方面想,觉得心里有人家就得死心塌地跟他过一辈子。落难以后反而明白了,人的欲心多种多样,只贪图对方皮相的叫做好色。人心都是肉长的,凭什么只许男人好色,就不许我们女人贪欢,况且你还是单身,犯不着为那个眼下尚不知在哪儿的丈夫压抑自个儿,等将来遇着了再一心一意待他,那便于操守无碍。打个比方说,你在首饰店里看见一支顶精致的珠花,银子够用自然就买下来了,戴一阵子厌烦了便搁着或转手送人,只别存在偷抢就行。”

听得柳竹秋拍手叫绝,搂着她的脖子撒欢:“我的好姐姐,谁都没你念头通达,把我的心思说得明明白白的。不过你竟把太子比做珠花,胆子着实不小。”

宋妙仙讥嗤:“比作珠花算客气了,在他眼里我们这些臣民也不过猫狗牛马,既是逢场作戏,各取所需,那有来有往才公平。”

她俩任意调笑,觉得在男人把女人视作玩物的当下,从精神上嫖一嫖男人也挺爽利的。

柳竹秋积极求进,隔三差五派瑞福去县衙打探消息。之前与萧其臻议事时她就说蔡进宝已死,要想为云来村村民伸冤,得先证实他们与吴奎被杀案无关。萧其臻便亲自带人去文安重查吴奎案,不出七日有了眉目,邀请她到府商谈。

“我叫人挖出吴奎的尸体勘验,结果那死者不是吴奎。”

吴奎是个铁匠,长期从事这一行当的人手指都会因劳作变形,而那具无头尸不是这样。仵作还验得尸体的骨骼状况与吴奎的年龄不符,是个不到三十的年轻人。

“我看完尸格②,立刻派人将吴奎的侄子吴生安带来审问,这厮先还狡辩,上了两遍夹棍才招供,原来这竟是冤案之中的冤案。”

那无头尸是个外地来的箍桶匠,终年游走于各地村落间。那日到云来村寻活计,路遇吴奎,听说他是铁匠,就请他帮忙修理工具。

吴奎领他回家,偶见他钱囊鼓胀,一时起了贪念,趁其不备抡起铁锤将其砸死。

事后他原想将尸体埋在后院,好落个神不知鬼不觉,偏巧吴生安来访。这侄子的贪毒不亚于他,说这箍桶匠是远地来的,无人会来寻他的音讯,与其埋了不如再借尸体发笔财。

叔侄俩贪心不足,便割下箍桶匠的脑袋,入夜埋在野外。之后吴奎躲到外地装失踪,由吴生安出面敲诈云来村村民。奸计未成又生毒计,向蔡进宝诬告村民联手杀害吴奎。

蔡进宝想着方巴结宫里的太监,正愁云来村的人碍事,便利用吴奎案残害村民,以达成巧取豪夺的意图。

萧其臻还说:“文安一带因这起案子民怨极重,滋生了很多诋毁太子的流言,我派人调查源头,了解到百姓们几乎都是道听途说,并不敢公开议论,也不知这股风声是如何散播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