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4/4页)

说罢便要告辞,有人不肯放行,一些跟他打过交道的便劝说:“我们这些在明德书院就学的人都知道,晴云兄是个今之古人,向来一诺千金。我们莫要拦他,等他处理完私事,才好专心帮我们了这桩公案。”

温霄寒盛名在外,余人不好再疑,恭恭敬敬道别,目送他大步流星地去了。

这场波澜坐实了乡试漏题一事。

俗话说书生只知道讲理不懂得利害,秀才们吃了大亏,到顺天府、国子监吵闹不算,甚而聚集到东华门外向至尊请命。禁卫屡屡驱赶不散,很快惊动端居深宫的今上——庆德帝。

庆德帝登基二十余年,施政宽和,理事勤勉,被誉为“中兴之主”。

顺天乡试卖题案他之前就已知晓,职司以“刁民造谣”定案,也获得了他的认可。

现在却发现当真有人事先拿到了考题,并且顺天考场的考官在清查试卷后发现果有五名考生的《五经》科答卷内容与温霄寒在飞花楼写下的文章不差一字。

不仅漏题事件一下子“铁证如山”,连“刁民造谣”案也翻成了实打实的冤案。

庆德帝觉得自己像在睡梦中被人用鞋底抽脸,醒来后还浑然不觉地帮行凶者擦鞋,直到看到面颊上的鞋印才反应过来。

龙颜震怒,即刻御笔批示:“京中发生此等大案,朕羞耻已极,着执事诸司立刻捉拿涉案人等,严审情弊,究出定拟!”

这是十万火急的钦件,官员们岂敢怠慢,顺天府尹牛敦厚当天便将流香书坊的掌柜严墨秦、黄秀才之父以及五名涉嫌买题的考生逮捕审问。

七人起初矢口抵赖,等到各自挨了顿毛竹板,逐一品尝了夹棍,拶指的滋味,仍是头铁拒招。

案情重大,牛敦厚上次监毙“造谣者”,已犯了错诬良人的大罪,眼下蒙圣上开恩以戴罪之身审案,不敢再滥施酷刑,撬不开嫌犯们的嘴,急得如吞爆炭。

偏偏那最关键的人证温霄寒自前日从飞花楼逸去便不知所踪,当务之急是找到他。

但此人关系网错综复杂,要大肆搜捕他也很不妥。

牛敦厚思前想后,决定把这得罪人的差事甩给下属:宛平县县令萧其臻。

作者有话说:

写文不易,请大家支持正版,别去看盗文。

①国子监祭酒又称大司成

②指科举时代的考场。用荆棘圈成的场地。

③考场号房按照“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编号

④乡试后,由州县长官宴请主考官、学政及中式考生的宴会。因在宴会上歌诗经小雅鹿鸣篇,故称为「鹿鸣宴」

⑤至公堂是贡院里官员办公的地方。

⑥孝廉是对举人的尊称。相公是对秀才的尊称。

⑦《窗稿》是指书商们出版的八股文优秀范文合辑,相当于科举考试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