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现代二(第2/4页)

另外,史书记录了胤祯的武功。

主要是对西部准噶尔部作战大胜,后来更是被封大将军王,直接把西域之地彻底收归朝廷,称之为新疆省。

这样一个人怎么能与小说家『似是而非』联系上?

『似是而非』有两部代表作,一本是《罗大贵与朱小妹》。

这本书象征着中西思想的碰撞。

几百年来人们在研究比较文学时,往往将它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放到一起。

能探讨的角度很多,比如大清与英格兰的婚恋观、对待世仇的态度等等有哪些差异,背后又有什么文化根源差别。

另一本就是《寰宇问仙路》,长篇修仙升级小说是从清朝就有了。

它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放在一起。前者是追逐天道之高,而后者是对人世百态的鞭辟入里之深。

这两本书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出现。哪怕没读过全本,学生们都读过选段,做过一篇又一篇阅读理解题。

基础教材与学术研究又有不同。

初高中教科书没有盖棺定论『似是而非』是谁。

因为目前没有一手史料,比如发现胤祯或谁的亲笔信阐明十四阿哥披了这一层马甲。

学术研究则能更进一步提出各种推测且加以论证。

艾臻有理有据给了推测。眼下,提到这些却是为澄清写作灵感来源。

从来不存在汪致脑补的小可怜弟弟。自己之所以写狗血网络故事,不过是做严肃学问时从十四阿哥身上得到一些灵感罢了。

啪!很快的,一口锅就扣在了胤祯头上。

别管大将军王的棺材板能不能压得住,反正现在也没发现胤祯的墓葬位置。

“这样啊……”

汪致还有些不愿相信,引以为傲的分析能力在弟弟身上又一次失败了吗?

艾臻眼看亲哥仍不服输,慢条斯理地开始一笔一笔摆事实,论证究竟谁才是真的小可怜。

“是谁在高一语文不及格,考卷要家长签名时找我代劳?是谁暗恋隔壁班长三年,毕业准备表白时发现对方性取向为女,在我面前哭得像个傻子?又是谁……”

“吃面!寿星公,再不吃面就要糊掉了!”

汪致迅速转移话题,他怎么就可怜起艾臻来了。

这弟弟瞧着严谨沉稳,其实一贯会在心里偷偷记小本本。可不能艾臻再细翻,否则指不定翻出什么社死离谱过往。

艾臻擅于书画了不起吗?

好吧,了不起,是能近乎完美无缺地模仿各种笔迹,帮助哥哥渡过学生时期的小难关。

汪致挣扎着维持住总裁很严肃的形象。

对于过往种种,归因皆是年少。年少难免有小失误,而他在失败中迅速成长。

比如语文不及格之后,有奋起直追学习。

哪怕不太喜欢文学,但也不算无知,就以清朝时期作品举例,曹雪芹写了《青舟梦》,这书他就读过。

曹雪芹的祖父是康熙朝的江宁织造。

索额图之死与废太子事件都在康熙南巡下榻曹家时发生。

曹雪芹在广州出生时,当时他的父亲曹顒跟随九皇子胤禟出海去做生意。

从小耳濡目染,让曹雪芹对大海远航有了非一般的期盼。

后来他出海游历,写下《青舟梦》,讲述贾宝玉在海上遇到的光怪陆离故事。

贾宝玉有句口头禅,“这个姑娘我曾经似乎见过。”

汪致却没有再辩,就他的那些文学知识储备,必是不能拿出来与弟弟比较。

人要扬长避短,这不就没法成为学界大拿,只能回公司做总裁去了。

艾臻见哥哥恢复正常状态,也是见好就收地安静吃菜。

自然而然地端坐着,以筷子加起些许面条送入口中,细嚼慢咽而食不语。

明明是再日常不过的吃饭动作,居然能看出非常优雅的味道。

仿佛这不是一碗加蛋长寿面,而是穿梭时空在乾清宫内食用宫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