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第3/3页)

“暂时没有好消息。”

胤禛一边说着一边观察对坐之人表情,发现这位没有露出半点喜悦而是隐隐失望。他的疑心又被消除了一些,对方看来真的想过逍遥在外的生活。

武拂衣至今不改初衷,希望有朝一日能远离京城,过吃喝玩乐的生活。

至于为什么现在不走,不以四阿哥的身份假死?别把康熙当傻子,死了一个皇子他能不重视?

她希望过得舒心,而不是费尽心机躲避追兵。

至于去海外?现在欧洲、美洲是什么光景?海上风浪与船只参数如何?死亡率几何?那都是未知数。

当下,听到胤禛尚未找到高人,对此结果毫不意外。

武拂衣在无限轮回有过一些灵异世界的经历。尽管因为身消道陨失去而所有特殊能力,但知识与经验是抹不去的。

她推测这个时空几乎不存在诡异力量,即便有也很罕见,那意味着真正的高人凤毛麟角,让换回身体的机会变得不可测。

“对外,你用什么理由找道术高人?”

武拂衣认为胤禛不会让情报网直接去查谁会互换灵魂,那样的任务要求未免太惹人生疑。

胤禛认为探子泄密的可能性小,但也要以防万一。

“近些年《聊斋志异》问世,不少人传阅,柳泉居士写的是妖魔鬼怪事。我派人出去打听消息,有没有谁亲身经历过书里的相似情节。如遇上了书中描写道法高人,就请来京城一叙。”

武拂衣赞同,“这招可行,表面上是志怪故事爱好者的行为。真要被皇上知道了,好歹也是一个借口。对了,你有没有派人去找蒲松龄?问问他,在收集故事时是否遇上过得道真人?”

“故事只是故事,尽管已经派人去山东探查,但我认为有回应的可能性极低。”

胤禛头脑清醒,假设作者有特异本领,蒲松龄活了六十岁,怎么会次次科举还屡试不第。

总的说来,目前两人想换回身体的契机可遇不可求,这话题只能暂且搁置。

接下去该说什么呢?

似乎想问的有很多,反而无从问起。

胤禛后知后觉反应想起一件事,他刚刚被这人气得头疼,但至今都不知道对方叫什么。

“你似乎忘了,出于礼仪在交谈前该自报家门,但直到现在你一直都没有报出姓名。”

“我没说吗?”

武拂衣歉意笑了笑,好像是真的不小心忘了。

“对不起,我以为你能推测出来的。你知道武氏叫什么吗?”

如今,女子的名字鲜少为外人所知。

胤禛却必须弄清楚现在的身体叫什么。通过对侍女观霜旁敲侧击,已知武氏唤作芙依。“武氏名为芙依,据说是取自「清水芙蓉,小鸟依人」的意思。”

武拂衣微微颔首,“我曾经借着武氏尸体还阳,而人间因果不会无缘无故,可能因为我与她的姓名读音一致。只不过,同音不同字。四贝勒,假设你不傻,该知道了我叫什么了吧?”

胤禛当然不傻,联系眼前人的行事作风有了肯定的推断。

“李白写得好,‘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如此拂衣,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