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第2/3页)

不论众人怎么想,武氏进府的日子很快就到了。

区别于娶嫡福晋有各种婚礼步骤,一整套流程做下来起码到明年晚婚,被为格格的侍妾择日用一台轿子就从偏门入府就行。

没时间让武氏回江南辞别父母,是在十一月末就要入四爷府。

**

**

冬月二十八日,宜嫁娶。

武拂衣记得清楚胤禛哪天来,却没有提前回府。

她和胤禛不一样,记得谨慎行事。等都等了许久,不差晚一个时辰。

为什么提到与胤禛不同?

原因就是德妃赏赐给武氏的礼物。

武拂衣自问没做过什么事让德妃给予礼物。

又排除胤禛与德妃有母子心灵感应,德妃不可能一见到胤禛魂魄的武氏就有天然好感,那么最大可能就是胤禛借着武氏身体做了“好人好事”。

这就要说一句了。

本以为胤禛会低调行事,现在推测他是在宫内自由发挥,竟然也不先打个招呼,可不就是不谨慎。

苏培盛瞧着四爷与平时一般时间回府,暗忖武氏可能也不会得到偏爱。

于是,一如既往不夹带多少私人感情地问,“主子爷,今天在哪里用膳?武格格今日入府,是否要摆膳闲云院?”

“不必。”

武拂衣拒绝了。她和胤禛很快要第二次见面,两人都不够信任对方,何必假模假式吃一顿饭。还不如自己吃,吃饱了才力气刨根究底。

“让武格格自己用餐。”

武拂衣看了一眼西洋钟,“你再差人说一声,酉正三刻,爷会过去。”

苏培盛暗中把握着分寸。对于新来的武格格,不必优待也不能给其冷遇,谁让武氏可能有德妃做靠山。

闲云院内,胤禛压根没想等那个谁一起吃饭。

别怪他叫那个谁,上次那人没主动报出姓名,那么他又怎么可能主动预备餐食静候同桌而食。

一时辰前,从偏门进入四贝勒府被送到闲云院。

这个院子空置了很久,刚出宫里搬入府后随便逛了逛,没想到今天以截然不同的身份住了进来。

除了带来侍女观霜与王嬷嬷,院子里还给新配了两个丫鬟与两个太监。新来的四人倒也好记,分别是春暖、夏凉与秋果、冬藏。

如今的婚礼在黄昏时进行。

作为格格被指入府,当然不会有婚礼,也没有红盖头红嫁衣。有的就是差不多的入府时间。

日暮四合,今天折腾了一下午,只要是个正常人就会饿肚子。

胤禛让观霜去小厨房做了汤面,这就先热乎乎地吃了起来。

冬天不用山珍海味,在暖屋内吃一顿口味正好的汤面,就是一件令人心情舒畅的事。

自从九月暂居邱家别院,他给武氏带上京城的奴婢进行重新培训。

主要是纠正观霜的一些认知。作为武氏的丫鬟,她要将畏首畏尾与谨慎行事分清楚。

听从主人的指令最重要,可不能似以往不让关窗而非想要去关,更不能让上街买个东西怕东怕西。

效果显著。

观霜已然明白自家格格说一不二,而在小院里就要以格格的命令为主。即便四爷等会有要求一起进餐,那也是之后的事,反正现在不能饿着格格。

天色暗了下来。

前院的奴婢浅墨来通传让武格格自行就餐,并且准备好四爷晚些会来。

观霜松了一口气,四爷不来吃饭也好,格格就不用陪着再吃一顿,让人担忧会积食。

然后,她还是有点茫然,“格格,您说还需要准备些什么东西?下午福晋跟前的嬷嬷说,柜子里的一批绫罗绸缎是德妃娘娘赏赐给您的,您看是不是要就此与四爷说说话,表示您谢过娘娘的恩典。”

胤禛心道说没必要准备什么,非要准备就是把门给守好,不允许任何人靠近偷听就行。

至于德妃的赏赐,他也是一头雾水。不是说好了低调做事,那个四贝勒究竟做了哪门子“好人好事”,居然让武氏得了德妃的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