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 十二(第2/2页)

人们绞尽脑汁制定规则,然而又在钻规则的空子。为了堵住狡诈的战术而制定了规则,年轻棋手就不见得没人耍滑头想出一种战术来利用这些规则。他们可以想出各种名堂,如限制时间、中途暂停、封盘等,作为武器使用。因此,作为作品的一局棋就变得不纯净了。名人一旦面对棋盘,很快变成了“往昔的人”。他不知道当今各种细微的计策。一直以来,名人大约估计正好是火候,是自己最合适的时机,便说声“今天到这里吧”,就让下手下一着,然后中途暂停,由自己来决定续弈的日子。上手这样妄自尊大,已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惯例,名人长期以来就是这样对局过来的,也没有时间的限制。允许名人这样妄自尊大,对名人也是一种锻炼。这同今天那种完全凭着规则办事的狭隘做法恐怕不能相提并论。

然而,与其说名人习惯于平等的规则,莫如说更习惯于昔日的特权,例如同吴清源五段对局的时候,由于名人生病不能顺利进行,甚至产生了可疑的流言蜚语。因此这次充当告别赛的对手,晚辈的棋手们似乎都用严格的对局条件,来防止名人为所欲为。这盘棋的对局条件,不是大竹七段同名人商订的,而是为了挑选名人的对手,在日本棋院的高段棋手们举行上手对局之前就决定下来的。大竹七段作为高段的代表,争取让名人也遵守誓约。

后来名人患病引起了各种纠纷,大竹七段多次扬言要放弃这盘棋。作为晚辈,这种态度对老名人是不懂礼让,对病人是缺少人情味,有的只是大道理,或者不讲道理,弄得召集人狼狈不已,难以为情。不过,正当的主张总是在七段这边。再说,七段担心让一步就得让百步,而且让一步,情绪一松懈,就可能成为败局的起点。到了最后决胜负的时刻,恐怕也不应该这样做。七段的态度是这盘棋无论如何也要取胜,并且早已下定决心。对手随心所欲,他自然不能听之任之。另一方面,我甚至想,也可能七段认为对手是名人,会照样任性,所以更加顽固地坚持按规则行事。

当然,对局条件同在棋盘上对弈是两码事。也有这样的棋手,他们在下棋的时间和地点这些方面可以礼让,适当照顾对手,但在棋盘上毫不容情。从这个意义上说,也许名人碰到了一个坏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