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 春花(第2/7页)

基督像上的紫花地丁,倒是令人感到很像马利亚的心。千重子又把视线从灯笼移到紫花地丁上——忽然,她想起了饲养在古丹波壶里的金钟儿。

千重子开始饲养金钟儿,约莫在四五年前,是在她发现老枫树上寄生的紫花地丁很久以后的事。当时她在高中同学的起居室里,听见金钟儿鸣叫不停,便要了几只回家饲养。

“在壶里太可怜啦。”千重子说。可是同学却回答说:总比养在笼子里让它白白死去好。据说有的寺庙养了很多,出卖虫卵。可见还有不少爱好者呢。

千重子饲养的金钟儿,现在增加了很多,已经发展到两个古丹波壶了。每年照例从七月一日左右开始孵出幼虫,约莫在八月中旬就会鸣叫。

但是,它们是在又窄又暗的壶里出生、鸣叫、产卵,然后死去。尽管如此,它们还能传宗接代地生存下去。这比起养在笼中只能活短暂的一代就绝种,不是好得多吗?这是不折不扣地在壶中度过的一生。可谓壶中别有天地啊!

千重子也知道,从前中国有个故事,叫作“壶中别有天地”。说的是壶中有琼楼玉宇,到处是美酒和山珍。壶中也就是脱离凡界的另一个世界的仙境。这是许多仙人传说中的一个故事。

当然,金钟儿并非厌弃世俗才进壶里的。纵然在壶里,恐怕它也不会知道是在其中。并且传宗接代地生存下去。

最使千重子感到吃惊的是,倘使不经常把别处的雄金钟儿放进壶里,只让同一个壶里的金钟儿自行繁殖,那么新生的幼虫就会变得瘦小体弱。那是反复近亲交配的缘故。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金钟儿爱好者都有交换雄金钟儿的习惯。

如今是春天,虽不是金钟儿鸣叫的秋天,而且在枫树树干的洞里,今年也开了紫花地丁,千重子想起壶中的金钟儿,并不是没有缘由的。

金钟儿是千重子放进壶里的,可是紫花地丁是怎样到如此狭窄的小天地来的呢?今年紫花地丁开花了,金钟儿想必也会出生、鸣叫的。

“这就是生命的自然规律吗?”

千重子把春风吹乱了的头发撩在一只耳朵边上,面向着紫花地丁和金钟儿寻思对比。

“那么,自己呢……”

在这自然界万物充满生机的春日里,千重子一个人观赏着这株小小的紫花地丁。

店铺那边传来准备开午饭的声响。

千重子要去梳妆打扮,因为约好去赏花的时间快到了。

原来是昨天水木真一给千重子来电话,邀她去平安神宫观赏樱花。据说真一的朋友——一个学生,在神宫入口担任半个月的检票工作,他告诉真一,现时樱花正盛开。

“是我叫他留心观察的,再没有比这个消息更确切的啦。”真一说着,浅浅一笑,笑得那样迷人。

“他会留意我们吗?”千重子问。

“他是个看门人,谁都得经过这道关卡才能进去呀。”真一又笑了几声,“不过,如果你不愿意这样,咱们就分别进去,在院里的樱花树下相会好了。好在那些花,即便是独自一个人,也是百看不厌。”

“那么,你就一个人去看好啰。”

“好是好,不过万一今晚来一场大雨,花全凋谢了,我可就不管了。”

“我就看落花的景致呗。”

“被雨打落的花都脏透了,还会有落花的景致吗?所谓落花……”

“真坏呀!”

“谁……”

千重子挑了一件不太显眼的和服穿上,出门去了。

平安神宫的“时代节”也是有名的。这座神官是为了纪念距今一千多年以前在京都建都的桓武天皇,于明治二十八年(一八九五年)营建的。神殿的历史不算太长。不过,据说神门和外殿是仿当年平安京的应天门和太极殿建造的。它右有橘木,左有樱树。昭和十三年还把迁都东京之前的孝明天皇的座像一并供奉在这里。很多人就在此地举行神前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