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孔子是科学家吗?

许多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把儒家学说当宗教。

儒学是不是宗教?

争议焦点在神与人之间。基督教等宗教大都是信神的,而儒学不信神,“敬鬼神而远之”;上帝是神而孔子是人;《圣经》是神学,而《论语》是人学:即论述人与人关系的人伦学说。但就信仰的广泛性和忠诚度来看,中国人信孔子比西方人信上帝有过之无不及。争议虽多,但把儒学作为准宗教看待许多学者还是认可的。

“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耶稣的这句话被基督教徒看作是人类道德的黄金律。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两句话如出一辙,表明两者的总原则是一样的。但一个是肯定句式,一个是否定句式。其肯定式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否定式则是道德的底线。

2001年,联合国为迎接新千年选一句话作为人类生活永恒的准则,结果选出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什么?细一想就明白了,肯定式和否定式的可行性相差甚远。肯定式要求,人家想要什么你就给什么,谁能做得到?而否定式的要求是不施害于人,绝大多数人都能做到。

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称之为人际关系的不渝法则,可与牛顿发现的地心引力法则相比。一个是发现人伦或人性法则的人,一个是发现自然科学法则的人,牛顿是伟大的科学家,孔子呢?

与自命为全能的无所不知的上帝不同,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孔子生逢乱世,一生周游列国,颠沛流离,从政议政,著述教书,寿过古稀,弟子三千。丰富的阅历,使孔子能深刻而全面地洞察人性。细品《论语》可以看出,这部孔子一生实践和思考的总结,是世界上最早论述人际关系的经典学说,是建立在人性基础上的科学著作,揭示的是人伦的真理。

儒学关于为人之道、处世之道的阐述,历经两千年检验,依然是今人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其核心思想是“仁者爱人”,博爱所有的人。它认为人要修身自律,“克己复礼为仁”,把做“仁人志士”视为人生的理想。

关于为政之道,孔子主张“邦以民为本”,他反对暴政,主张“为政以德”,用德治和礼治(法制)来治理国家。他提倡有教无类,传道弟子,贫富不论,人人平等。

儒学充满了辩证法。崇尚中庸,不走极端,认为“过犹不及”。既主张众生平等,又强调尊卑有序,既“从心所欲”又“不逾矩”。难怪古人言“半部《论语》治天下!”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儒家学说便成为中国统治者治国的主导思想。

社会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人际关系理所当然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用今天的视角看,《论语》当之无愧是人类社会科学领域的奠基之作。国外有学者认为,在距今两千多年中,中国有一千五百多年是世界上管理最好的国家。探究原因,儒家学说占主导地位是关键性因素。

对孔子的认识国外一些学者的看法也许更客观。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的伏尔泰,自称是孔门弟子,他说:“中国的儒教是令人钦佩的,毫无迷信,毫无荒诞不经的传说,更没有那种蔑视理性和自然的教条。”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则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二千五百年前,从中国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近百年来,儒学一直被作为一种封建文化看待,时不时受到批判。当我们揭开儒学历千年不衰、反而越来越有生命力的秘密时,猛然发现答案竟如此简单:从一定角度看,儒学是一门人伦科学!实践证明《论语》所言大多是真理,而真理自有征服人心的力量。我们不识庐山真面目,让孔老夫子受委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