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想当“将军”与追求平等

拿破仑有句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这句话在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中广为流传,因为它道破了人心隐秘的欲望。

有人问一个六岁孩子:“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孩子:“我想当总理。”“为什么要当总理?”“总理官最大!”童言无忌,大家都笑了。孩子的话是人性的自然袒露。

人都不愿意当白丁,一旦当了科长,又想当处长、局长,当了副的又想当正的,永不满足。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更高的身份、地位。

与拿破仑的名言一样,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是卢梭的名言:人人生而平等。“民主、平等”是欧洲启蒙运动提出的口号,至今号召力不减。然而令人困惑不解的是,许多年轻父母,在大学时代是激进的平等主义者,可是当自己有了孩子后却照样望子成龙,一再告诫孩子:你要好好学习,要做一个有出息的人!

那么,人到底是该追求人的平等还是追求成为人上人呢?人性就是这样矛盾,二者都是人之所欲,都是人的追求。

“天不生人上之人,亦不生人下之人”。人与人,在人权上应该是平等的,但是,人与人在地位和能力上是不可能平等的。将军和士兵,他们的地位和能力、作用怎么能相当呢?这种不平等是合理的、必要的。但士兵有当将军的机会和途径,经过自己的努力也可以当将军,从这个角度看,人与人是平等的。追求绝对平等是一种误导,平等永远是相对的。

人类社会的阶层等级是个金字塔结构,底层、低层的人数多,层级越高人就越少,站在塔尖上的只能是极少数。这就像军队一样,士兵最多,军级越高,人越少。远古如此,现代如此,将来也如此。所以古人和今人都想做人上人,不想做人下人。即使将来社会实现了高度的自由、平等,等级层次的这个比例也不会变,只是社会阶层不应该固化。

印度民间还保有种姓等级的风俗,属于最低等级的“首陀罗”种姓,不能从政,不能做“白领”工作,不同种姓等级的人不能通婚。这种世袭的等级制度,它最大的不公平在于扼杀了大多数人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希望。

一个好的社会应该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促进社会阶层良性变化,让每个人都能靠自己的奋斗改变命运,让每个士兵都有当将军的梦想和可能。把社会阶层变为一潭活水,不断地有人从下层上升到中层、上层,同时有人则从上层跌落到中层、下层,这样的社会才会充满活力。

平等始终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其实,人生下来就不平等,有人天生聪慧,有人天生平庸;有人天生好嗓子,有人嗓子如破锣。后天的成长环境,如不同的家境,生长在城市还是乡村,都会加大人与人的不平等。所以,比尔·盖茨告诫青年:这个世界从来就不平等,我们要学会在不平等的环境里,实现自己的理想。

人们追求平等又不甘于平等。追求平等与追求优秀是两股相反的人性力量,正是这种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向前。只要人与人存在差异,人与人就永远不会完全平等。

平等是人重要的追求。没有平等就没有尊严,也不会有社会的和谐。社会制度的设计是一门科学。它要适应人性两个互相矛盾的方面:追求人上人与追求平等。既要考虑维持社会秩序需要的等级差别,又要保证人人拥有平等的基本人权;既要保证人们有足够的动力去劳动创造,人与人的差别又不能太大,避免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对立。

人真正的高贵不应是外在的。社会越进步,评价人的标准就会越重视评判人本身,如品行、才华、修养、成就等,而不是人的外在因素。外在的财富、地位也许会使人自高自大,但不会使人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