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第3/3页)

这般恶性循环下,也就造成了私盐泛滥朝廷亏空的局面,老百姓也吃苦,三方不利。

泗阳的私盐贩卖者现在被抓,老百姓买不到私盐,只好咬牙去买官盐,买的人多了,官家收入回暖,盐价也就下去了。

“先前城里的盐行生意那般寡淡,这下卖私盐的岂不是要被重处。”

张放远道:“这是定然。也不怪那些人敢铤而走险卖私盐,盐业实在是暴利行业,谁不想前去分一杯羹,正经商户人家若是能得到朝廷盐引,走成正规的盐行经营者,那便是商户最好的出路了。寻常走卒,白手起家之人,不乏有私盐起家者。”

他压低了声音同许禾道:“秦家能成为泗阳城地头蛇,其实也是这两代人的事情,祖上也只是籍籍无名的农户工籍之人罢了。我昔年在秦家手底下做事,听说早年间秦家也是私盐起家的,后来家业大了这才金盆洗手没再做这营生。”

许禾有些意外,不过想想又觉得是情理之中,盐业官家管控,得了盐引几乎是一本万利,这营生又不似是寻常的衣食住行业,竞争者云集,想生意有所起色,必须得有一技之长过人之处。

官家把持着盐业,寻常商户不可入,若有私盐相竞,自己甚至都不必费心去解决,自有朝廷打击私盐。

商户觥筹交错间,说的最多的也就是朝廷管着的盐铁业,谁说起不是一脸向往之色。

许禾想起先时来泗阳买了半条街,出手阔绰不凡的江南盐商,微微吸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