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第2/3页)

骆时行看了他一眼:“我哪儿知道朝廷会怎么做?”

王安同眨了眨眼:“可……你不是承诺他们……”

“我承诺什么了?我只是跟他们说有这个可能啊,而且我承诺算什么?我又不是皇帝也不是太子,甚至我都不是朝廷派出来的正规军啊,我答应了也不算。”

王安同目瞪狗呆,简直要被他们家使君的无耻给惊呆了。

这还是他第一次从骆时行嘴里听到承诺不算数的说辞,要知道,骆时行这个人是极重承诺的,只要他答应就算再怎么艰难也会办到。

骆时行就很淡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哪能跟国与国之间相提并论呢?

反正不管怎么说先稳定再说,只不过献城这种事情还是有些丢人的,吐蕃这些大臣都学过汉学,对礼义廉耻也有些了解,羞耻心相对也比普通人更高一些,犹豫也是正常。

不过在骆时行看来,这些人犹豫并不是因为道德底线多高,要真的高他们此时此刻应该跟吐蕃共存亡才对,还在犹豫就是觉得筹码不够多,他们贪心想要更多东西。

骆时行也是有一些底线的,政治上的诉求他不能答应太多,如果对方只是单纯要钱什么的反而可以。

他想了想还是给洛阳那边写了封奏疏,命人快马加鞭送过去。

写完奏疏之后他还让人去提醒一下那边的人:要有动作就快一点,别等着都松芒布吉战败到时候你们再想要现在的条件就不可能了。

正巧在这个时候,都松芒布吉跟程敬微第一次的接触战以失败告终。

说失败倒也不能算,只不过都松芒布吉的目的是直接打败程敬微,杀死他或者俘虏他都可以,但是程敬微却犹如一尾狡猾的鱼一样溜走了,都松芒布吉甚至都没能给他造成多大的损失。

不过在都松芒布吉看来,这一次接触战是吃亏在他比较保守,程敬微逃走这个行为助长了他的气焰,让他觉得这个所谓的大周新锐将领,什么百战百胜的少年天才也不过如此。

这种情况下都松芒布吉自然是要继续追击的。

但这样的战况对于留守吐蕃的人来说就形成了压力,他们不在现场当然不知道都松芒布吉其实还有余力,他们只觉得都松芒布吉带着那么多人,连程敬微都收拾不了,果然不行。

于是他们加紧了密议,眼前骆时行承诺的东西不够诱人,但至少还能捞到一点,等到都松芒布吉战败,大军压城,到时候他们就可能什么都得不到了。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肯定有少数人是不赞同的,所以他们现在说是商量要求,实际上是在统一意见。

就在他们把反对派压制的差不多的时候,骆时行这边忽然有一名僧人上门求见。

僧人?

骆时行听到的时候有些意外,问道:“是什么僧人?”

传令兵说道:“他说他是天竺僧人,在此传教。”

骆时行有些纳闷,天竺的传教僧人来找他做什么?他又不是佛教徒,难不成这位佛教徒是过来告诉他少造杀孽的?

他原本不太想见这位僧人,但是这位僧人带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都松芒布吉留在逻些城的心腹正在设计针对他的陷阱。

骆时行听到这个就很感兴趣了,他想了想见见好像也没什么问题,最主要的是这个僧人到底是怎么知道这么机密的事情的?

僧侣进来之后先是自我介绍名叫难陀,骆时行心想这个名字他好像曾经在《酉阳杂俎》上看到过,说起来《酉阳杂俎》本身就是唐朝的段成式小说,也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成型。

他很客气的请难陀坐下,本来他还在发愁怎么跟一个佛教僧人寒暄。

结果没想到难陀上来就直接说道:“贫僧此次前来有一事相求。”

骆时行心说你还真不客气,但他还是十分温和问道:“大师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