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第2/3页)

但骆时行被牵扯了进来她就不得不先出手把骆时行给摘出去,在太子之位的争夺之中,骆时行是最容易被“欺负”的一个,位高,权不轻不重但好歹也是一州刺史,手上有兵,是最好拉拢和威胁的人选。

武曌对骆时行寄予厚望,肯定不能让他被卷入这个漩涡,万一出点什么事情,她能气死。

所以她直接开口让骆时行赶紧回交州,太子之争涉及不到地方,那里比较安全。

骆时行也很开心,有了武曌的金口玉言,武承嗣想留他也留不下来,回去就收拾东西走人喽!

因为这一份开心,他连被卷入巫蛊事件都没那么烦了,要不是这件事情,恐怕还没机会让女皇陛下亲自开口让他走。

不过,他还没走,武曌就宣布了新的人事任命:交州刺史骆时行担任岭南经略使。

这个消息出来,之前聚焦巫蛊事件的目光又转移到了骆时行身上。

岭南经略使,可以说是相当于五个州的刺史,真正的封疆大吏。

武承嗣过来给他庆贺的时候有些疑惑:“以往不都是广州刺史担任经略使的吗?陛下为何不把你调任到广州?”

他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广州那是真正的上州也是整个岭南唯一的上州,交州如今勉强达到了中州的线,距离上州还很远,在他的想法里当然是去上州当刺史才好。

骆时行却笑着说道:“交州如今可比广州重要。”

武承嗣当然知道他说的是军火工厂的事情,他十分不解:“这还没建呢,在哪儿建不行?”

骆时行摇头:“广州不合适,那边有港口,跟南洋往来的船只大多都停靠在那里,全国各地的商人也经常在那里往来,鱼龙混杂的很,万一传出点什么风声让吐蕃知道,提前有了准备怎么办?”

武承嗣了然,这样看来,交通暂时不怎么方便的交州的确合适,反正只需要修建一条秘密通道就可以了。

至于岭南的其他州,都是下州,调任过去就是贬职了,干脆也就让骆时行继续在交州当刺史得了。

这大概也是开天辟地头一次岭南经略使是中州刺史而非上州刺史。

武承嗣看着他,脸上的表情竟然还带着些许舍不得:“哎,你要是能留在洛阳就好了,最近姑母都夸过我很多次,还以我为榜样斥责了武三思好几次,你走了,以后恐怕就不容易了。”

骆时行却笑道:“你现在已经知道事情该怎么做,以后按照这个来就行,实际上也没什么难得对不对?”

最艰难的大概是思想转变,从巴结讨好到自强自立,其实直到现在武承嗣也没有放弃巴结讨好的路线,他依旧在想着怎么讨好姑母,怎么讨好姑母身边的人,但他已经从跟武三思的较量之中发现了自强自立的好处,所以可能会稍微比以前强那么一点吧。

骆时行也不确定武承嗣能到什么地步,不过他已经尽力,个人都有个人的路,选择都是自己做的,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嗯,他也成年了,所以点到为止是最好的。

武承嗣想了想点点头,承认骆时行说的是真的。

他临走的时候说道:“你走的那天我去送你,可别一个人偷偷摸摸走了啊。”

骆时行哭笑不得:“我怎么会偷偷摸摸走呢?”

武承嗣揶揄道:“那可说不准,那天在兵部值房,我都觉得你恨不得当天晚上连夜离开洛阳。”

骆时行:……

别的不说,武承嗣在察言观色上面是真的比较厉害。

武承嗣大笑着走了,紧接着李旦又亲自过来。

骆时行迎出去,脸上挂着得体的笑容问道:“皇嗣怎么亲自来?”

李旦一看他这疏离的态度便叹了口气说道:“一方面是为了恭贺你,另外一方面是……道歉。”

他苦笑着说道:“是我不小心,三郎出事的时候,我揭发了韦团儿,回去怕娘子担心,便跟娘子说了韦团儿的事情,结果被别人听到,然后禀报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