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第2/3页)

然后骆时行在奏疏里面十分慷慨激昂的说:林邑国国王此举乃是侮辱陛下侮辱大周,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不教训林邑国还不如让他死在这里!

等写完了就把奏疏跟书信一同送到了交州,王瑄其实早就把教材给准备好了,等他的信一到,确定了骆时行的想法之后立刻派人将东西送上了洛阳。

天官尚书也就是户部那边收到了这一套教材之后简直是如获至宝,里面的东西讲得浅显易懂,甚至还涉及到了更深入一些的东西,只不过那些东西交州现在用不上,所以也没有扩展相应知识。

天官尚书一看立刻结合户部的情况开始小范围的尝试,在一些不太起眼的财政方面试探性地用新的记账方法。

不过朝堂上根本没有关注这方面,大家更关注骆时行写的那一封奏疏。

武曌在看到奏疏前面的时候面色一沉,凤眼露出了寒芒,相信就算骆时行不打,武曌也要让他打。

只是骆时行接下来写的那一句:主忧臣辱,主辱臣死。简直是太合武曌的胃口,一下子就拍对了穴位,武曌放下奏疏微微一笑说道:“骆无咎不仅是治世能臣,也是开疆拓土的将领啊。”

虽然真正领兵打仗的是程敬微,但决定需要骆时行来做,责任也需要他来担。

能够当机立断就跟林邑国开战,而不是畏首畏尾,本身就代表着他有这样的魄力。

武曌放下了奏疏没有任何表示,甚至对于朝堂上那些还在争吵骆时行能不能领实封的事情都不着急。

她在等,等前线的战报。

好在骆时行跟程敬微两个人也没让她失望,天授元年元月十五,大唐……或者该称之为大周,整个大周都处在新年尾巴,阖家团圆的氛围之中的时候,程敬微终于是打下了林邑国。

不是林邑国都,而是林邑国。

说起来,这也不是他本意,无论是他还是骆时行一开始想的都是让林邑国换一个国王。

结果林邑国都打下来之后他们发现之前跑到林邑国的那些叛贼又跑了。

这些人也不知道是不是属老鼠的,一个个贼能跑,骆时行跟程敬微一开始就是打着捉拿反贼的旗号打林邑国的,总不能林邑国打下来之后反而把反贼给放跑了吧?

于是只好继续追击这些人,林邑国本身就不是很大,这些人跑到一个地方,王安同带人追到一个地方,结果当地一看唐军来了,都以为是要打他们。

别说,这些林邑国的官员还都比较有骨气,也不投降,直接就组织抵抗。

王安同也没问程敬微要怎么做,觉得反正连林邑国的国都都打下来了,这些小城负隅顽抗什么呢?

于是他把这些城池都给打了下来。

实际上林邑国也没那么脆弱,但谁让玄衣军开挂了呢,林邑国在看到玄衣军的装备以及被炸开的城门的时候甚至以为天兵天将下凡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后续控制这些城池倒是省了力气,没有老百姓敢抵抗,都怕一不小心被天兵天将给处决了。

于是,最后反贼是抓到了,林邑国也都给打了下来。

骆时行整个人都有点不太好,要说撤军吧,都打下来了感觉再走有些不甘心,更何况林邑国是纳入大唐版图还是扶持傀儡让他们当附属国都还要看朝廷的意思。

这是大捷,而且毫不夸张的说是开国……大唐开国以来最大的一场胜利。

别的战争或许比这个人数多,哪怕俘虏数和斩首数比这次多,但是他们是真真正正打下了别国,意义是不一样的。

骆时行将捷报送出去之后,转头扑进程敬微怀里说道:“哎,这天寒地冻的啥时候能让我们回去啊。”

哦,天寒地冻这个词夸张了,虽然是一月份,这里也不很冷,但过年和正月十五都只能在外面住帐篷,总给骆时行一种自己很可怜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