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第2/3页)

倒是有些聪明的反应了过来,立刻明白女皇这意思表达的是大周跟大唐是不一样的,大周自有大周的国情在。

而且很多人掐指一算,现在距离天授元年元月也不过才十几天了,平叛战争其实还在持续,据说等到明年元月就差不多,估计女皇还想将这件事情定性为开国第一场胜仗。

这就意义重大了啊,想要给他们实封也能理解。

不过总有一些脑子不太好用的,觉得骆时行他们是得到了女皇的青睐,而为什么能得到女皇青睐呢?自然是因为他们献上了巨额礼物和电灯啊。

这么一想,就有人想到之前骆时行还在告别人贪墨,他自己作为交州刺史贪的也不少吧?要不然那珍贵的珍珠披肩和冰琉璃都是怎么来的?

当然这么想的基本上都是新晋提拔上来,没有参加过珍珠宴的人,于是御史台那边摩拳擦掌的打算把骆时行给拉下来。

他们跟骆时行是没仇的,然而人的嫉妒心又不一定非要有仇才行。

无论什么时候自命不凡的人都有,他们觉得自己通晓百家诗书,甚至有的人是寒窗苦读那么多年,需要熬资历不说,还要小心翼翼,生怕行差踏错,凭什么这两个孩子就眨眼封爵了?

尤其是这俩孩子被流放的时候年纪都不大,估计也没什么时间读书,在这方面付出的精力远远比不上他们。

当然他们也没敢直接说骆时行跟程敬微文盲——到现在洛阳许多人还在传颂骆时行写的诗呢,甚至还有人把那几首诗给谱了曲让名伶来演唱,传播度可很广。

不过就算是这样一些人也不觉得骆时行怎么样,不就是会写两首诗吗?股肱之臣有哪个是擅长写诗的?写诗又治不得天下。

心里这么想着,却还是不敢直接点出来,生怕骆时行一生气写诗嘲讽他们,文人是最懂文人的言辞多锋利的。

于是就有人参骆时行也有贪墨嫌疑,他们倒是没直接点出皇帝那件珍珠披肩,而是将武承嗣给拉下了水——武承嗣最近在帮忙卖珍珠啊。

只不过这些人觉得自己是为了皇帝不受蒙蔽,为了涤荡官场风气,并没有别的想法。

但武承嗣却觉得这些人是针对自己,一旦改年号,他就要被封王了,有了王位,距离太子之位那不就是一步之遥?

所以最近他一直在暗中准备,等到明年就让人奏请封他为太子。

在这个节骨眼,肯定还有人也在打这个注意,比如说武三思。

武承嗣心中冷哼一声,这些人必然是他登基路上的绊脚石,必须先搞死再说。

于是武承嗣给骆时行写了封信,中心思想就是:兄弟,不好意思,有人要跟我争太子之位,你这是受到牵连了,不过你放心,这件事情我会摆平的,只是你的爵位可能要晚一点,是在对不住。

为了表达自己的歉意,武承嗣甚至还给骆时行送去了很多洛阳这边独有的好吃的好玩的。

太平公主知晓之后颇有些诧异:“他竟然还会主动揽事?”

依照武承嗣的性格难道不是正好等着骆时行跟这些人对上帮他扫平障碍吗?

薛绍一边帮公主吹安胎药一边说道:“那也要看是谁,武承嗣最近生活越发奢靡,大部分钱财都是通过电灯和冰琉璃得到的,无咎就是他的钱袋子,他不护着谁也得护好自己的钱袋子啊。”

太平公主一想也是,不仅仅是武承嗣,就连太平公主手上的收益都多了不少。

她一向是富贵惯了的,能让她觉得钱不少,那钱是真的多。

实际上就连骆时行自己都曾经感慨过还是洛阳人民有钱,同样的东西,从交州到洛阳价格能够高十倍,简直是暴利!

而此时的骆时行其实对实封什么的很平常心,他是真的不追求升官发财,坦白来讲封爵是为了什么啊,为的是满足自身以及为了子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