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第3/3页)

骆时行左右看看,发现大家看到他去跟李旦说话经过最初的诧异之后,也都该干嘛干嘛,没有人过多关注他们便凑到李旦身边小声说道:“我给皇孙们留了一些海鲜,等等让人做好了送到东宫,可能味道会差一些,但……我的厨子也不好进东宫,先委屈几位皇孙啦。”

李旦有些诧异地看了他一眼委婉拒绝道:“这也太过麻烦骆刺使。”

骆时行摆摆手笑了笑说道:“没什么麻烦的,没道理别的人都吃到了,皇孙反而吃不到,这一次我就是尝试一下,效果不错,等以后说不定海鲜运输也不是什么难事啦。”

骆时行在说别的人的时候,眼睛往下一扫,看的就是武氏那些人。

他没看武承嗣,主要是武承嗣对他态度还不错,他虽然不站武承嗣也不好太针对他,他看的是武三思。

比起武承嗣,武三思更不讨喜一些,这个人是真的为了利禄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诛杀李氏子孙就是他提议的,而且他为了讨武曌欢心有些不择手段,武承嗣比其他稍微还有那么一点节操。

而武三思对李旦的挤兑显然也很厉害,要知道李旦登基之后直接将武三思的谥号废除,并且开棺戮尸,坟墓自然也没留下来。

要知道李旦登基之后可是没动武承嗣的墓,可见对武三思恨得不行。

李旦心中若有所悟,也没有过分拒绝,实际上他也不会拒绝别人的示好,他最近过得太难,别人一点善意都能让他心生感动。

骆时行也没跟他说太多,毕竟不是很熟悉,太亲近也怕引起李旦的怀疑。

唯一让他遗憾的就是没能见到李隆基,但想一想见到了好像也没啥用总不能告诉李隆基以后要加强中央集权,别给封疆大吏太多兵权吧?那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至于杨玉环……安史之乱压根也跟人家没关系,是大唐对藩镇的控制能力不行,又不是杨玉环给那些人权利的。

宴席散了之后,太平公主找到骆时行问道:“你跟我三哥都说了什么?”

骆时行也没隐瞒:“我说给皇孙们留了一些海鲜,回头送到东宫去让他们尝一尝。”

太平公主听后微微叹气:“你……你小心一些吧。”

她说的含蓄,骆时行却明白了她的意思,不过也只是送点海鲜而已,应该没什么大事。

结果第二天小黄门又跑到他府上喊他入宫,一连两天入宫,这可真的有点不太一般。

好在这个小黄门就是之前过来传话的那个,收了骆时行的藤球之后小声说道:“使君小心了,有传言您有意拥立皇嗣登基为帝。”

骆时行头上缓缓冒出了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