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第2/3页)

他们两个恩爱不恩爱不知道,但关系绝对不错。

也正因如此,无论太平公主欣赏哪个才子诗人薛绍都没放在心上过,他知道太平公主只是欣赏而已。

但是骆时行这个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人却跟别人似乎都不同,太平公主对他太上心了一些。

太平公主似乎也觉得这话有歧义,便解释说道:“骆时行有才干,阿娘很是看重他,结果那些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找骆时行的麻烦,这明明就是在反对阿娘啊。”

反武之风一直从未消退过,这些年更是愈演愈烈。

薛绍不知道太后是不是真的看重这个小刺史,但为他破过几次例是真的。

他便说道:“你且安心,这些人掀不起风浪,你看周兴动了吗?”

周兴是太后手下酷吏的领头人,当然这年头却没人敢喊他们酷吏的,都是后世评价的时候给的称呼。

太平公主想了想说道:“之前周兴还曾维护过骆时行。”

薛绍点头:“正式如此,周兴别的不行,在揣摩娘子心意上却无人能及,他没动,就证明娘子没有对骆时行不满,你又何必生气?”

下面人再怎么努力也就是蹦跶一下,如果惹恼了太后说不定还要流放到岭南去骆时行手下讨生活。

咦,这么一看,大家其实还应该小心一点,别得罪人家啊。

毕竟如今流放不是崖州就是岭南那边的几个州,万一流放到交州,那岂不是惨了?

太平公主依旧皱眉说道:“众口铄金,阿娘为他破过许多次例,再有的话,他的名声就不好听了。”

薛绍回过神来说道:“却也不怕,他能从一介罪犯到如今的一州刺史,必然是有些成算的,听说他自辩的奏疏已经到了三省……”

他还没说完,太平公主就站起来说道:“那我去看看。”

薛绍连忙拉住她:“你既然担心他被人说闲话暂且不要过去,实在不行我去帮你看一看,回头告诉你便是。”

唐朝的驸马一般都有个驸马都尉一职,而且不会像后面的某些朝代那样,当了驸马就等同于没有了前途,薛绍本身还是有一定地位的。

太平公主也觉得自己出入前朝不合适,便催着薛绍说道:“快去快去,还有告诉中书省的人,嘴巴都闭严一些,朝中大事是什么都能往外说的吗?”

薛绍无奈,他刚到家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现在就又要出去,但最后他还是拎着马鞭说道:“那你乖乖在家等我消息,别乱跑。”

太平公主推了推他:“快去快去。”

薛绍这才跑了一趟中书省,他过去的时候,中书舍人正跟他的手下凑在一起围成一圈,不知道在看什么。

薛绍十分稀奇,中书省每天事务繁多,这些人不做事情围在一起做什么呢?

他去凑过去之后跟相熟之人打了个招呼这才明白,那些人聚在一起竟然是在看骆时行送上来的奏疏。

薛绍忍不住问道:“交州刺史这是又写诗了吗?”

上次交州刺史的奏疏被围观还是因为他在奏疏里面夹了一张纸写了首诗,这次这是以诗自辩吗?

其中一名右拾遗说道:“不是,是交州刺史这次随着奏疏送来了两根稻子。”

“稻子?”薛绍一脸迷惑,这什么操作?送稻子,还送两根?

右拾遗见他茫然便解释说道:“这可不是普通的水稻,若是交州刺史所言为真,那么一亩田的产量至少增长五成。”

薛绍听了之后顿时一惊:“这么多?是真是假?”

“舍人正在核实,看样子像是真的。”

其实骆时行不仅送来了稻子还送来了一部分狸奴一号,这是他后来补上的,万一朝廷不信还能亲自种一种试试。

当然比起种植,可能派巡察使过来看看真假更方便一些。

薛绍听了心说这可真是个大新闻,若是成真,骆时行这怕不是要名留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