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第2/3页)

当然他派下去的那些县令也在寻找这些官员,不过骆时行提醒过他们,县城的日常事务并不算很繁琐,庄园的毕业生都能做到,之后他还会进行考试,通过考试的人会逐渐派遣到基层,然后一点点提拔,所以他们就别盯着那些流放犯啦!

能被流放过来的大部分都是官位比较高的,官位低的一般都杀了,倒也不是朝廷草菅人命,主要是一般流放都是犯了重大错误,级别高的是出谋划策的一方,而级别低的则是执行的一方。

那么根据如今的律法,当然是执行的一方罪名更严重一些。

至于没有大罪只是触怒上位者,或者是政治构陷之类的,也要到位置足够高才行,否则人家何必费心费力?

程敬微知道之后笑得不行,估计小猞猁是想到了他们之前怎么从周边搜罗来的大佬们,生怕下面的人跟他抢人。

先生好找,但是教材却并不容易,这些都需要骆时行亲自去搞。

好在育种方面他还能找到参考资料——韦子耀之前在培育的时候记录下来的一些关键数据。

骆时行将他的那些资料都要了过来,然后再用自己知道的一些知识整体统筹,再写成教科书。

说实话,这样的教科书其实跟骆时行预想的相差太多,但一切都是刚起步,所以现在最好的就是让学生用这些教科书学习,然后等他们学习完毕之后,再继续投入研究之中,然后将正确的研究路线记录下来,这就是新的教科书。

实际上所有的学科基本上都是这样发展,后来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摘取更前方的果实。

骆时行甚至已经开始思考为了鼓励大家交流,是不是要办个期刊之类的,比如说后世那些专业期刊,然后引入影响因子概念,但凡被引用的都能拿到钱。

反正就是要告诉大家哪怕一心科研,只要出成果也是可以拿到钱的。

甚至如果是比较好的项目,州府也会给予一定的补贴。

将思路捋顺之后,他越写越是欢快,基本上快把后世的整个体系给搬了过来。

当然这只是初步设想,想要真正实现还需要根据当下的情况进行一定更改。

不过他写的时候多欢快,等看到未来的琅嬛城还是一片荒野的时候就有多失望。

也不能说是失望,却也有被兜头泼了一盆冷水的感觉。

一点点来吧,就算是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以前在北带县的时候,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想出办法解决,因为那些事情都还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然而如今,随着需求越来越多,骆时行也渐渐感觉到了吃力。

如果职业技术学院真的能够建起来的话,他估摸着自己最多也就是给一些意见,然后提供钱就行了。

很多方向浅显的东西他都知道,但更深层次就需要大家自己去研究了。

无论是城池建设也好,州学建立也好,不知不觉,一年的时间过去之后,原本觉得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搞定的东西基本上也都有了一定的规模。

发电厂、玻璃制造厂、州学乃至于县学的建立都在稳步推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终于推行开来,并且新的农具和粮种大家也都开始用。

新榨油厂也产出了第一桶油,城内的建设也开始着手。

骆时行在年底做工作总结报的时候发现这一年他们真的做了不少事情,整个交州都趋于稳定,刺史府早就修葺完毕,大佬们的家也都弄好搬了出去。

但这不代表所有的一切都是好的,最近妇联就收到了许多关于小娘子的纠纷案子。

这些案件大部分都是跟女户有关系的。

之前那些逃走的男人在知道交州城终于稳定下来,并且新任刺史看上去像是个好官之后纷纷回来。

等回来之后他们见到原本的妻子或者女儿如今成了户主,自然是不愿意的,尤其是对比他们自己如今算得上是一贫如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