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第2/3页)

骆时行也不担心会有人拖欠自己的费用,如果是平民百姓这个款项可能不好拿,但是普通人谁敢欠刺史钱啊。

一开始租用农具的并不多,骆时行也没强制,曲辕犁的推广并不容易,想当初在北带县的时候都有人放着好用的工具不用,那时候骆时行还十分热心地曾想过让大家无偿使用,现在他明白了这种东西得百姓自己的思想转变过来。

不过也不能完全顺其自然,骆时行的地并没有完全被租用出去,他留了一部分当成展示田用的。

一方面是展示农具,另外一方面是展示种子。

跟农具一样,种子也不是谁都买更高产量的粮种的,更何况农具这东西都是摆在面上能让人看到的,而粮种则只是州府说产量高,谁也不知道啊。

骆时行一时之间竟然还有些后悔当初在北带县的时候太过闷声发大财,除了北带县的人几乎没人知道他们的狸奴一号粮种产量更高。

哦,狸奴这个代号是韦子耀起的,一号则是骆时行加的,他感觉对于下面人起名字的本事是不指望了,为了避免将来出现老虎等代号,干脆就直接按照序号来排,除非出现不同系列。

比如说韦子耀研究出其他类型的粮种,能够在盐碱地种的或者是能在沙漠里种的。

不过这两个骆时行也没抱希望,因为没有这样的地方给韦子耀实验嘛。

他们出产的粮种价格肯定要比普通粮种稍微高一些,要是都平价卖的话,专利费用都赚不回来。

百姓一开始肯定会选择更便宜的粮种,除非他们确定这个粮种真的产量高。

在女子投身各项建设之后,他们的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了许多。

首先垦荒就变得异常迅速,当然这也是因为那些耕地本身已经算得上是熟地,只不过是因为两三年没有种植,所以野草蔓生,需要将这些野草之类的都给清除,然后再进行犁地。

曲辕犁就是在这个时候引起大家注意力的,现在如今百姓手里的农具其实连直辕犁都没有。

这些百姓居然还在用锄头之类的工具犁地,说实话,这是骆时行所没想到的。

他知道一些耕地面积狭小的地方不适合用犁就只能用这些工具,但是现在耕种的地可都是难得的平原,就算地面有一些起伏也并不明显,用犁的效率肯定更高。

一开始他还以为是因为战火影响才如此,结果没想到询问之下发现这边的百姓一直都是这么犁地的。

这样……骆时行就很能明白为什么当初这边百姓因为没饭吃而起义了,实在是产量低,再加上税收高昂,给谁谁也活不下去啊。

骆时行看着这些人犁地的效率都有些着急,大部分人累了一天也做不了多少活,按照他们这个进度,到时候未必能够赶得上第二季的播种时间。

但是他给的政策已经很优惠,不能再继续优惠下去,那样很容易养成他们什么事情都找州府的毛病。

当然这样的想法没错,可惜不适合现在。

就在骆时行担心这些人宁可自己累着也不肯用新式农具的时候,倒是有那么几个小娘子直接租用了曲辕犁。

而无一例外,这些租用农具的小娘子,居然都是识字的!

这件事情还是骆时行忍不住出门视察的时候发现的,他发现有好几个小娘子犁地的时候背后还背着一个孩子,一边犁地一边教孩子一些顺口溜或者别的什么。

那些孩子年级都不算很小,大概有个两三岁,说话已经比较利索,明显是在进行启蒙。

而启蒙这种事情,在平民百姓家一般是很少见的。

骆时行听着这些也算是感受了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倒是那些小娘子有些惴惴不安地说道:“使君,我……我带着孩子不会耽误干活的。”

其实多少会耽误一些,孩子的重量又不轻,她很担心会因为这件事情被赶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