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第3/3页)

当然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对于王璿现在发愁的样子,他倒是没觉得有什么。

王璿叹气说道:“想要让人种地首先要有人肯承包啊。”

骆时行抬头看向他:“什么?没人承包?他们是不习惯吗?因为大唐以前都是分地的?”

是的,大唐真正的国策其实是分地,但问题在于,国策上写的跟实际实行的未必是一样的。

国策上写男丁分几亩,女丁分几亩,其实都是比较多的,按照单人劳动力来看,根本耕种不了那么多地,所以一般也不会给他们这么多,但是在收税的时候可是按照纸面上的数据来收的。

这也是为什么这年头农民赋税比较高的原因。

骆时行他们虽然不分田,还需要百姓承包田,但问题是你能种多少就种多少,收税也是按照实际名下的田产收税,并且他们的税率低,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是这样比较合适啊。

不过现在他开始思考老百姓会不会接受不了,要不要分一部分?每个人按照单人劳动力的顶格来分,如果想要更多的田产,那就再承包。

他的思维比较迅速,脑子发散的也比较快,已经想出了很多解决办法。

然而还没等他说出口,王璿就说:“跟承包没关系,是压根没人愿意种地,大家都宁可去做工也不愿意种地!”

骆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