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第2/3页)

岭南这边当地人还比较排外,送个强硬的过去,刘延祐的例子摆在那儿呢,这位运气好,被北带县县尉捞了出来,万一手下没这等强人那岂不是等死?

送个脾气软和的过去说不定还要被当地的县令压制。

有希望升职当刺史的真是宁可去中原别的下州也不想去交州,而愿意来的……坦白讲都是原本就没有希望当刺史想捡漏的,这种人没有经验又不是本地人,过去也是添菜。

一时之间交州刺史这个位置竟然成了一个烫手山芋,明明算得上是封疆大吏,竟然一时之间选不出合适的人!

武曌对于交州并没有那么关注,她知道这件事情还是因为太平公主,而太平公主则是通过薛绍知道的,是以进宫陪伴母亲的时候就将这件事情当成笑话讲了一下。

武曌听了之后略一思索就说道:“让骆时行去吧。”

无论是太平公主还是上官婉儿听了之后都十分惊讶:“他?”

太平公主疑惑问道:“他……他还那么小,能行吗?会不会被欺负啊?”

如今大唐的刺史平均年龄都在四五十左右,来一个十四五的是不是夸张了点?

当然这个平均年龄没有算上皇子,皇子生来就是能当刺史的,普通人当然是比不了。

按照正常的升迁熬资历的速度,四五十当上刺史已经算得上是年轻有为了,毕竟刺史当够了年头等回到京里那就是六部尚书的候补。

上官婉儿也认真说道:“他是有些太过年轻,主要是三省未必同意。”

武曌淡定说道:“非常时期非常手段,我提拔的人又不少,这又算得了什么?”

上官婉儿垂头,这个……还是不太能比的,虽然之前武曌也提拔了不少人,但是很多提拔上来的人官职品级再高也没用,那就是个摆设,刺史可跟这所有的官职都不一样。

正如她所说,武曌这个意思透露出来之后,三省那边立刻反对。

开什么玩笑啊,十四岁,哦,过了年了,十五岁的刺史?当甘罗转世呢?

虽然看上去还不如甘罗夸张,但乱世英雄本来就容易出头,盛世太平的时候当然要按部就班。

三省从上到下都摇头,武曌也不生气,只是问道:“你们可还能选出一个更合适的人来?”

武曌一边说着还让人一边将骆时行为政举措都给亮了出来,众人一看就有些哑火,别的不说,那样一个偏远山区,如今能做到让文治让百姓安居乐业,武功将六诏拒之门外。

当然这个将六诏拒之门外可能有点水分,但是之前蒙舍诏的逻盛对于岭南情况了若指掌也是真的。

最可怕的是当时没有任何人看出来,还是骆时行跟逻盛对骂的时候才点了出来,甚至岭南的经略使都没有察觉到,至于交州刺史,算了……还是当前面那几个不存在吧。

这样算来算去,这孩子到也算得上是能吏。

不过大家反对的理由也都很充分:他能治理好一县但未必能够治理好一州啊,万一治理不好呢?

武承嗣听后嗤笑说道:“治理不好?再治理不好交州还能差到比没有刺史还差吗?现在不就是大部分人不想去,想去的不合适吗?让你们选又选不出,太后选了你们又不同意,怎么?难道要让交州刺史一位一直空悬?如此还不如让这孩子去试一试。”

他说的也是很有道理的,话又说回来,若是武承嗣口才不行的话也不至于在很多事情上连武曌都能说服。

众人被他说的哑口无言,拖了一段时间,一直拖到了过年,然后才放置。

结果等到年后,岭南那边又要办官学,交州刺史又是个绕不过去的坎儿,官学可不仅仅有县学啊,州学也很重要,于是交州刺史的位置重新被提了出来,并且武曌的态度比之前都强硬。

文教之功武曌肯定不会放过,她也需要口碑来让天下人别被反贼迷惑,更甚至还有比曾经的反贼如今都拜服于她更有说服力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