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第3/3页)

因为这封信的行文风格不是她了解的任何一个人,如今北带县有几个人耍得起笔杆子,武曌心里十分清楚,他们的行事作风她也很了解,毕竟六个宰相外加一个御史大夫都是朝堂上比较重要的位置,不了解也不行。

不得不说,骆时行骂得十分酣畅淋漓,尤其是他还很聪明的扯了大义。

武曌觉得以后甚至有人再起兵的话完全可以把骆时行这封信给丢出去,让那些起兵的人看看。

除此之外,最让人拍案叫绝的大概就是下面附的那一首诗。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南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首诗是能够传承千年的经典诗,坐在武曌身边的上官婉儿看了之后都忍不住说道:“不曾想骆无咎竟然还有此等文采。”

武曌笑了笑说道:“你难道不知骆宾王那份檄书当年就是他润色之后才发出来的,那时候他不过年仅九岁。”

这些年来骆时行在岭南隐姓埋名,除了第一开始到了岭南为了引起阿勒真的重视写过诗之外就再也没写过。

后来他更是沉迷赚钱,武曌都以为经过这些年的磋磨,骆时行当年的那份灵气或许已经不再了。

只是没想到不是不在,而是被他隐藏起来了而已。

武曌直接让人将这封信原原本本抄写完毕之后贴在了告示栏上。

那首《南关怀古》就这么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内里所含的人文情怀才是最能打动人的,短短几日之内几乎整个洛阳的读书人都知道了这首词,甚至还有人为此谱曲!

一时之间骆时行名声大噪,相对的则是冯家几乎要被气的吐血,然后意识到打嘴仗,他们一家子打起来可能都打不过对面那个少年。

既然打不过那就干脆不再试图语言攻击,直接派兵占领就行了。

只是他们这边还在谋划,前方就传来军情:他们刚刚占领下来的县城被人抢占走了。

冯家家主当即一惊:“是哪方兵马?”

传令兵摇头说道:“暂且不知,只看到一面写着发家致富的军旗。”

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