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第2/3页)

跟着这些驻军走的还有工程队,给他们去盖军营用的。

等到了那里之后,一开始这些部族的人对于驻军肯定是特别反感的,觉得这些人是来看管他们,后来发现彼此相安无事,并且如果自己遇到什么危险去求助都能得到帮助之后,就开始慢慢转变观念。

不过催化这个观念转变的还是白木族。

程敬微把那些小部族都拉上了自己的船,唯独没有去管白木族,甚至连白木族的地盘都没进,就警告都没警告一声。

一开始无论是白木族还是那些小部族都以为他是畏惧白木族的势力,然而渐渐白木族最先发现了问题——他们身后的那些小弟都被拉拢走了啊,不跟他们一起行动了!

白木族能够做到这么大主要就是因为手下的小弟够多,小弟多,他们就能够从这些小部族获取更多的资源,所以他们的部族整体生活水平在岭南是最好的那一拨。

这样也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资源更多,更好,那么他们的人口就更多,也就更加强大。

再加上白木族连续几任族长都亲唐,还努力学习汉语汉学,整个部族的确是蒸蒸日上。

这一次他会发动战争是因为发现小弟们遭灾了,跑来找他求助。

白木族怎么可能给这些小部族东西?他们不吸血就不错了,但也不能真的不管这些小部族,若是小部族都因为灾难灭亡了,他们去哪儿剥削资源呢?

内部矛盾让他瞄准了瓯雒族,决定献祭瓯雒族来安抚小弟,小弟们也不想跟白木族起冲突,而部族内部日益尖锐的民生问题也需要转移注意力,双方一拍即合。

反正瓯雒族也不是白木族的小弟,白木族也不是第一次这么做,结果踢到了铁板还丢了小弟。

白木族的族长李淳知道之后沉思半晌说道:“先去探探瓯雒族的底,这一次瓯雒族表现的跟之前大相径庭,是我们大意了。”

他探底的方式一方面是派人潜到瓯雒族的一些村镇探听消息,一部分是派人去那些小部族探听消息。

这些部族体量小,就算不跟着他继续混也是不敢直接翻脸的。

不过这些人也不傻,前脚白木族的使者过来,后脚他们就去给驻军送了消息。

这俩大神碰到一起,他们就是做炮灰的命,还是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吧,谁赢了他们就跟谁混。

小部族的生存之道也就是这样,无论是程敬微还是骆时行接到消息的时候都没把这件事情放在眼里。

骆时行有些奇怪:“白木族的族长,这名字怎么还是汉名?”

这年头亲唐的外族人起个汉名其实跟后世种花家比较贫穷落后的那些年崇拜外国所以起个洋气的英文名是一个道理。

但是这个汉名大部分是在跟大唐交流的时候才会用,在自己部族以及跟周边部族交流都是用本名。

他们接到的消息这些人只知道白木族族长叫李淳,不知道别的名字,很可能他就这个名字。

这可太奇怪了。

程敬微随口解释说道:“李淳的生母是汉女,据说还是宗室女,他们家以此为荣,直接就让他随母姓了。”

骆时行:……

宗室女到这里其实他也不是很奇怪,李家是大族,在建国之前人家就已经是世家了,分支不少,那些分支都可以称得上是宗室,但爵位这东西跟他们是肯定没关系的。

然而到了这里,娶个宗室女就仿佛娶到了公主一样,甚至让儿子跟母姓,足见这个时候的大唐多么强盛。

骆时行没有纠结他的名字只是问道:“你打算怎么做?”

程敬微说道:“不用隐瞒消息,我们现在没工夫跟他们打,如果白木族想合作也行,不想合作最好保持距离,实在不行再说吧。”

程敬微最近也渐渐对赚钱更加有兴趣一些,谁不喜欢赚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