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第3/4页)

骆时行过去的时候实在看不过眼袖子一挽说道:“魏翁,累了一天您先休息吧,我来。”

这魏思温一看就是没干过什么活的,对家务生疏的很。

这间屋子跟他的也差不多,只不过多了一个衣柜,骆时行将仅有的几件家具擦了一遍。

魏思温看着他动作麻利的样子略有些吃惊说道:“猞猁狲竟还会做这些。”

会做家务跟不会做家务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区别。

骆时行穿过来之前家庭不过小康,又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等到长大了出门上学自然也要自己打理的。

他一边收拾一边胡扯说道:“我也是看家里仆人这么做有样学样罢了。”

也没有别的解释了,这具身体从出生开始身边就有仆人照顾,怎么都轮不到他自己动手。

魏思温也没多问转而主动解释起了今天发生的事,他开口说道:“我们也算是运气好,不用做那一年苦役。”

骆时行有些诧异地转头看向魏思温:“不用做苦役?为什么?”

魏思温说道:“这里的县令身边正缺文书,偏偏这北带县一个读书识字的都没有,这不让咱们赶上了吗?”

骆时行微微瞪大双眼:“一个读书识字的都没有?”

魏思温对他招了招手,骆时行走过去听到魏思温低声说道:“别说普通百姓,就连这里的县令识字都不多。”

骆时行满头问号,一脸怀疑地看着魏思温:“不可能吧?”

那可是县令啊,唐朝是郡县制,非要说的话这时候的县行政单位跟后世的市也差不多,但规模肯定比不上,但怎么会让不识字的人来?

魏思温让他坐下解释说道:“这却也是有缘故的,岭南五经管地处偏僻且部族众多,十分不好管理,比如说这北带县,鱼龙混杂,各个部族都有,偏偏汉人没有几个,这种情况下派个汉官过来别说管理,能不能活下去还两说。”

骆时行坐在竹凳上双手托腮问道:“所以他们选的都是本地人?”

魏思温摇头:“不是选的,而是世袭,现任县令的父亲就是上一任县令。”

骆时行震惊:“家传啊?”

魏思温无奈:“不家传也没用,整个北带县只有这一家通晓汉字汉语,不让他们来谁来呢?”

骆时行点点头:“既然县令派来了,那其他官员可以朝廷选派出来辅佐啊。”

魏思温低声说道:“派了人来总是呆不长,不是辞官就是埋骨他乡,这里的人多少有些排斥汉人的。”

骆时行一听十分紧张:“那我们……”

魏思温按住他的肩膀说道:“我跟你说这些是让你有些心理准备,这里的人或许并不友好,但也不必担心,他们排斥的是派过来的官员。”

骆时行恍然大悟,朝廷派过来的官员可能跟他们争权,或者是对他们抱有不太好的目的,但是他们两个是被流放过来的,根本不会跟县令一系产生什么矛盾,反而县令免除了他们的苦役相当于施恩,他们怕是感激还来不及。

这样一想他倒也稳定了下来,又问道:“那他要文书做什么?”

“朝廷日前派了新的安南节度使,这位节度使本来就出身岭南,对这里十分熟悉,手下兵马也很强壮,似乎有些不满如今安南如同一盘散沙的状态,正在开始梳理各地的情况,这就需要县令将人口土地上报,北带县令之前报上去的都打了回来,再不报上去,怕是要不好。”

简单来说就是新任安南节度使拳头比较大,还了解当地情况,县令们都不敢跟他对着干,可朝廷文书,尤其是涉及到数据之类的东西都是有一定格式,需要按照那个来写。

北带县令不幸是个半文盲,别说格式了,让他将下辖居民都有多少个,名字都是什么写上去都写不全——当地人的名字都是按照当地习惯起的,平日里叫也是当地方言,要把这个方言名字翻译成雅言,就算是长安的博士过来都未必能够做得好,更别说他了。